百人表彰

黄石生

黄石生,男,汉族,1938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二级,1991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时任副校长,退休后任广东省老科联副会长、广东老教授协会常务副会长,校离退休教工协会、老教授协会会长。

1、在科技创新 、推广、企业进步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早在80年代初开始,他在德国和国内率先发明节能(25%)省材(70%)控制性好的新一代MOSFET、IGBT逆变原理技术及其在智能弧焊电源装备、机器人研发和产业化系列,有“北极泰斗”之称。退休以来,继续受聘博导,与团队一起,发挥自身系列技术优势,为首都航天机械公司解决洲际导弹体高难度焊接难题,2000年获省部科技奖励;2005年开发应用于占全球62%产量的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2013年开发应用于全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广州龙穴船厂”;2017年为我国核电站龙头——大亚湾核电站研发水下机器人,取代人工做安全维护和灾害抢救。他主持参与科研33项,直接经济效益累计5亿元以上;参与年轻教师承担科技项目8项,经济效益3.6亿元以上;发明等专利21项;培养博、硕士生51人次。通过转让、入股等校企合作开发、产业,精心培养的研究生精英骨干,出色工作在全国过半数的上市焊接设备公司与同行精英齐心协力,引领、助推我国新一代电源设备技术产业的发展,占比全国同类产品近75%市场。2018年底他在国际机器人焊接智能化会议,被大会誉为“智能逆变焊接电源创新的领导者”。

2、致力于涉老组织建设,竭诚为老科技工作者服务,做出显著成绩

(1)以他为会长的校退协承办老年大学,主持创建和办学五年,与继任负责人一起,拼搏十年,于2018年被评选为全国高校示范性老年大学;2018年协会向校领导建言献策,学校把校区居家养老的“幸福华工人养老新模式的探讨和实施”列入工作规划,深受老人的欢迎;反映老者诉求,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主动配合学校落实了“同城同待遇”政策,确保和谐稳定发展。

(2)2019年组织开展“我看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成就”,并用63块展板举办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华工老教授协会老有所为成果展》。展示表明,仅对百名专家教授统计,近十年成果:1)科技项目1473项,经费2.29亿元;专利503项;2)获奖励761项;3)著作419部;4)论文2981篇;5)2016年向学校建言献策被采纳,成立全校教学督导委员会,由老教授协会负责日常工作,起类似第三方监控作用,显著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校长赞扬老教授发挥了不可代替作用;6)主管校继教院教学二部,仅前五年,培养合格毕业生,上交学校655万元,550万元用于老年协会活动和中心建设。

3、建言献策,发挥智库作用,助推科技扶贫攻坚,成效显著

协会针对清远山区引进、留住人才难困境,向清远市建言献策,被采纳,由他牵头创建和主持老教授—清远专家库,在2012年和2016年签两个三年全面合作协议。智库由来自多所名校、院所、多学科的376位老教授专家组成。他们带着成熟的技术成果和智力,有效服务于山区扶贫支农,成绩卓著,清远高度评价,南方日报等多次报道。他组织老教授参加2015-2017年省银龄行动示范点,帮扶广宁县改造竹类产品深加工自动生产线,成倍提高生产线产能、产品质量和效率,协会连续三年获突出贡献奖和先进集体奖。

4、发表论文、著作、社会影响和获奖成果丰硕

以经典著作《焊接方法与过程控制基础》为代表,出版著作6部、论文269篇;社会学术兼职36个;《科学时报》等以“我国焊接科技的拓荒者”专题报道和高度评价。获科技、荣誉奖24项:省科技进步二、三等科技11项,中国老教授协会科教优秀奖、中国老科协会个人奖、中国电焊机专委会杰出贡献等8项;华工华为奖教金、校长基金《最无私关爱奖》、优秀论文奖6项。

5、同济共舟,尽职尽力做好疫情防控和复课复工服务

通过两个老年协会理事和分会主任,借助网络、微信视频语音,学习和紧跟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地方和校党委部署,做好离退休教工自身的防疫,掌握防疫知识,周报平安,开展唱歌、写字、绘画,关心、慰问独居和住院等老者,与此同时,按学校部署,从2020年2月份至今,组织教学督导员通过网络视频等方式开展线上教学督导工作和中山市等地科技帮扶服务。

 

  • 欢迎关注中国老科协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zglkx201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