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表彰奖励

【聚焦·中国老科协奖】2022年度中国老科协奖—陈永生、陈尧三、陈奇伟

发布时间:2022-09-14 点击量:1249

陈永生,男,汉族,1959年2月出生,群众,高级农艺师。曾任河南省卢氏县中等职业学校食用菌专业课教师,现任河南省老科协会员。

他在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与贾身茂研究员一起从事食用菌研究与推广工作。他到河南省卢氏县中等职业学校,从事食用菌专业课教学工作,负责全县食用菌推广工作。

一是辛勤耕耘,结缘食用菌研究与推广工作。

1987年,他创建了卢氏县职业中专食用菌实习基地,使学生既有理论知识,也具备实际生产操作能力。他建立了卢氏职专食用菌标本室,制作食用菌标本80多个,目前是河南省食用菌标本最多、种类最齐全的一个标本室。

他创建卢氏县珍稀食用菌培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各类优良食用菌品种35个,优良的珍稀菇品种20个,为卢氏县食用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良菌种。

1986年选育的平菇优良品种被河南省科学院评为二等成果奖,2016年选育的羊肚菌优良品种(卢职2号)被县科委评为二等成果奖。他多次在国家农业期刊《食用菌》杂志发表论文。

这些年,他在食用菌教学、生产、科研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被中国食用菌协会吸收为会员,被河南省食用菌协会吸收为首批会员,被卢氏县选为食用菌协会理事,被卢氏县人民政府聘为专家咨询团成员,被县人民政府聘为科技特派员。

二是退而不休,传授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

他退休三年来,受聘到学校承担全县“雨露计划”和“阳光工程”培训授课工作。

为了使广大农民朋友更好地掌握致富技术,他自筹资金一万多元,购买了笔记本电脑、投影仪、扩音器等设备,发扬吃苦耐劳精神,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向广大贫困户传授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也是卢氏县在培训专家中唯一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的教师。三年来共培训学员3万人次。

在下乡培训过程中,根据广大农民朋友致富要求,结合自己40年来对食用菌的研究,同时翻阅了国内外最新食用菌技术资料,编写了三本农民朋友最需要的技术资料。即,阳光工程培训系列教材——《食用菌栽培技术》,乡土培训系列教材——《食用菌栽培与加工技术》,卢氏县农村劳动者科技读本——《农村实用技术》。

他将技术资料编印成册,印数达3万多册,使受培训的学员人手一册,全部免费发放给广大学员,方便广大学员快速掌握食用菌栽培技术要点、管理方法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三年来,他利用空闲时间,到“食用菌生产基地”“畜牧养殖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蔬菜栽培基地”“果林栽培基地”,与基地生产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流,提升管理和栽培技术水平,同时结合市场需求购买最新技术资料,制作成相应的授课课件,多达60多个,大大地提升了授课效果,

他立志“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把40多年对食用菌的研究技术总结完善,奉献给社会,为我们国家扶贫事业做出最大的贡献。

陈尧三,男,汉族,1946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高级农艺师。曾任江西省乐平市农业局副局长,现任江西省乐平市老科协副会长。

他退休后立即加入老科协队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余热,继续砥砺前行。“迈开两足不停步,农学医学双肩挑”,他集科技特派员和国家执业医师于一身,真正成为农技推广和医疗服务“双肩挑”的老科技工作者。

一是坚持政治站位,做一位自律型的老科技工作者。

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他即使宅在家里,仍然做到四个不忘:不忘政治责任、不忘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不忘科普工作、不忘对粮食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和示范户的科技服务。

二是坚持扎根基层,做一名服务型的老科技工作者。

2013年,他协助种粮大户创办“乐平真实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担任该合作社的技术指导。至2020年,合作社规模从400亩发展到1040亩,平均亩产由1200斤上升到1600斤,使合作社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并发挥了辐射和引领作用。

他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一是实行良制。在示范基地恢复双季稻栽培,面积达60%以上,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二是推广良种。在示范基地8年累计推广超级稻和优质稻良种5.3万斤,推广面积2.6万亩;三是推行良法。大力推广软盘育秧、早稻直播、中稻抛栽、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新技术,取得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并辐射到周边乡村;四是应用良机。主要是推广T20和T30植保无人机。五是搞好示范。指导种植超级稻示范田,成效显著。

他积极开展科普活动。每年都举办8期以上农技培训,受众达1000人次。他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手把手地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较好地满足了渴盼科技引领的广大农户的需要。

他积极参与实施上级主持的农业科技示范项目。2014—2016年参与实施农业部“北粳南移”工程项目,2015年指导乐平市高家镇高家村连片示范种植粳稻“甬优1538”102亩,2021年参与实施了景德镇市老科协主持的“藏粮于技”示范项目。

他利用一技之长开展医疗服务和健康咨询,年接待人数达万人以上。他不仅是农民欢迎的科技特派员,而且是受群众信赖的执业医师。

三是坚持自学上进,做一个学习型的老科技工作者。

2020年10月,经江西省老科协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审议,他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农艺师。

在更新农业科技知识的同时,他努力自学医药卫生知识,获得江西中西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毕业文凭。坚持参加有关专业的培训和参加国家考试中心的考试,先后获得中医执业医师、全科医师、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与执业中药师的资格和职称。

四是坚持调查研究,做一位创新型的老科技工作者。

从2015年至2021年连续7年,他撰写了8篇建言献策报告。即,2015年,《丰城市农业“一站式”服务模式的经验值得借鉴》;2016年,《落实国家粮食最低保护价政策,保障粳型杂交稻的收购》;2017年,《因地制宜,应把沼气池的修复纳入厕所革命》;2018年,《科普宣传和科技培训必须创新》;2019年,《拓宽洪岩景区,提升文化品位》;2020年,《对我市蔬菜示范基地水灾后的思考与建言》;2021年,《落实藏粮于技,抓好“六良”措施》《议热点、破难点,促进我市的医疗改革》。

这些建言献策报告,都相继获得景德镇市科协和老科协共同颁发的一、二、三等奖。并为领导和职能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

他撰写的《乐平市超级稻连片示范取得新突破》论文,在《三实农技》2016年第4期发表;撰写的《落实国家粮食收购价格政策,保护农民种植粳稻的积极性》在《江西老科协通讯》2016年第3期刊登;撰写的《依靠两聚合,实行五结合、把我市老科技特派员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的总结,也在《江西老科协通讯》2020年第4期刊发。

由于成绩斐然,他先后荣获2017年江西省老科协奖,2020年被评为景德镇市优秀科技特派员。

陈奇伟,男,汉族,1930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曾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教育处处长,历任协会第二届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第三、四、五届理事长,第六、七、八、九届名誉理事长。

一是谢绝高薪返聘,投入创办原子能院老科协组织。

他热衷于老年事业,为原子能院老科协的发展呕心沥血。退休后,原子能院老科协和核工业研究生部,都向他发出了热情的邀请。核工业研究生部的工作对他而言是轻车熟路且待遇优厚,老科协则刚刚创办,一穷二白,困难重重。

他却毅然选择了老科协,全身心地投入到老科协的创业中。他以中办【2005】9号文件精神为引领,创办经营实体,以“四技服务”为抓手,努力创造老同志们发挥余热、再做贡献的条件,靠创收建成了300多平米的“老科协活动中心”。协会逐步发展成今天拥有近1600名会员、具有较好美誉度的基层老科协组织。

二是创新科普新模式,发挥重要桥梁和纽带作用。

在他的领导下,协会创办假期《少年之家》,组织了奥数、英语、生物实验、航模、小提琴、电子琴、手工编织、书法和舞蹈等兴趣小组,参加学习的青少年近两万人次,并荣获全国老龄委“老有所为先进集体创新奖”。

他组织了形式多样的科普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举办老年病预防等科普讲座,开展太极拳、太极剑、木兰拳、木兰扇、健身球和柔力球活动,开创了为70、80、90岁会员祝寿的活动等,把党的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养政策落到了实处,发挥了党和政府联系老科技工作者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作用,为科学城的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

三是心系老科协发展,弘扬老科协精神。

他组织总结提炼出“积极参与,量力而行,参与不添乱”的协会工作方针和“团结、求实、进取、奉献”的原子能院老科协协会精神。

在这一方针和精神的指导下,30多年来,不管协会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也不管领导班子怎么更替,协会总能克服困难,有所发展。

实践证明,它是协会的巨大精神财富和战胜困难的法宝。卸任理事长后,他仍然心系老科协工作,十几年如一日,一直发挥着高级顾问的作用。

四是多难兴邦献爱心,扶危济困,传播正能量。

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正逢老伴罹患癌症治疗中,经济比较拮据。但他心系灾区,把当时手头仅有的400元捐了出去。

事后他和妻子商量,设立了“多难兴邦献爱心储款箱”,每月从各自的生活费中拿出100元投入“储款箱”。自2008年6月至2020年3月,累计储款24600元,已捐出17650元。

他还挑战传统观念,和妻子一起签署了捐赠遗体的志愿书,用捐献遗体的实际行动,实现 “生命在奉献中延续”的奉献精神。

五是退而不休,无私奉献结硕果。

他的努力与付出,得到了广大会员和各级组织的认可和褒奖。

1996年和2001年,他获得中核总优秀党员;1993年,获得中国退科联优秀离退休科技工作者;1996年,获得北京老科总先进工作者称号;2013年,荣获中核集团离退休感动人物;2005年,获得北京市房山区“文明家庭标兵”称号。

  • 欢迎关注中国老科协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zglkx201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