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表彰奖励

【聚焦·中国老科协奖】2022年度中国老科协奖—赖剑锋、雷泽逸、鲍玉峰

发布时间:2022-10-20 点击量:1139

赖剑锋,男,汉族,1957年9月生,中共党员,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赣州市柑橘研究所党委书记,现任江西省老科协科普报告团和赣州市老科协科普讲师团讲师、赣州市专家联谊会副会长。

赣南脐橙是江西赣南的主导产业,品牌价值681.85亿元。从赣南脐橙引进试种时期起,他就显示了出色的专业能力,为宁都、兴国、石城等县脐橙适种及发展,提出了独特的定论。

一是促进脐橙产业发展。

他2017年退休以来,为促进赣南脐橙产业安全发展,终年穿梭在各乡村果园,行程达185670公里,先后为12865位果农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殚精竭虑,无私奉献。

他微信有71240个粉丝,经常向他请教柑橘种植技术,他每天都要收到几十条至上百条微信或咨询电话,随时随地为果农排忧解难。

2018年以来,他为各地柑橘产区解除柑橘药害、肥害100多起,为果农成功地规避了种植风险,挽回了近10亿元的经济损失,受到果农的交口称赞。

2019年春,寻乌县脐橙因施用了某种有机肥,9万亩脐橙严重脱水、叶片枯萎、枝梢枯死。他受寻乌县委、政府的邀请前往帮助救治。为了有效解除肥害,他日夜奔走在各乡镇,吃住在果园,为果农开出救治处方,并组织人员现场实施救治。经过十几天努力,终于有效地整治了脐橙肥害,避免了重大损失。这一事迹得到寻乌县委、政府及果农的一致好评。

二是乡村振兴显身手。

他退休不离岗,“自带干粮”深入乡村,手把手地教给农民技术。在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中大显身手。这些年为乡村振兴、各地果农脱贫致富带来效益累计近2亿元。

2018年,他来到会昌县晓龙乡进行科技扶贫。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和深入果园现场技术指导,使得该乡的果农普遍增产增收。其中贫困户刘声稳5年前曾向银行贷款100多万元,建起了100多亩脐橙园。5年来脐橙树一直不开花结果。刘声稳在听了他的技术讲座后,专门邀请他到果园,要求解决全园脐橙不开花结果的问题。

经过现场观察,他发现了脐橙不开花结果的症结所在,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理。使得刘声稳的果园2019年每株挂果200—300斤,当年增收20多万元,一举摘掉了贫困帽子。

三是科普技术惠千家。

他围绕各地柑桔产业的发展要求,指导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把“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5年来,他不仅在线上线下和抖音等开展科普讲座500余场,还一年四季马不停蹄地深入赣南各村镇5600个果园现场指导,足迹遍布赣南各地。

2017年,赣县区王母渡镇果农曾长生100亩柚子树发生黄化。当时有人说这柚子树是缺钙黄化,有人说这柚子树黄化是得了黄龙病。他立即赶往现场,仔细观察柚子黄化症状后,说:“这些柚子发黄既不是缺钙,更不是黄龙病,是因严重缺镁元素而导致的黄化”。他当场指导曾长生在根区补施了镁元素。十几天后奇迹发生了,全园柚子树叶片全部转绿。

为了使更多的果农学会柑桔缺素症的诊断技术,他抓住这一机会,组织当地100多位果农进行了现场科普,使果农学到了真正的实用技术。

这些年来,因其技艺高超,还受湖南、湖北、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省的果业技术部门邀请,分别前往技术指导,举行技术讲座。所到之处深受农民欢迎,为柑橘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

因科普工作出色,2018年,他被江西省老科协评为先进工作者。

四是精准施肥技术。

他研究推出的柑桔“精准施肥技术”,为很多果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累计产值达0.6亿元。凡应用这些技术的果农,都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蓉江新区三江乡肖边村果农梁存祯,是1997年起种植脐橙的老果农。因施肥技术不精准,2020年以前,4000余株脐橙,每年的产量一直在10万斤左右徘徊。

2021年,梁存祯邀请他到果园实地指导,指出了梁存祯果园产量低的原因是施肥时间不精准所造成的。他及时教会梁存祯柑桔“精准施肥技术”后,使该果园当年脐橙产量达40万斤,产量比往年翻了四倍,增加经济效益160万元。

雷泽逸,男,汉族,1955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曾任湖南省祁东县政协主席,现任湖南省祁东县老科协会长。

10年来,他对老科协工作充满执着和热爱,竭诚为“五科”服务,倾情为“三农”添彩,工作成绩显著。

一是老当益壮献余热。

他担任老科协会长以来,仍然严格要求自己。他退休不退学,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他离岗不下岗,经常带领一班人深入基地、服务“三农”,走访调研、体察民情,指导基层抓好组织建设,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每年从事老科协工作时间在180天以上。

他年老不服老,虽已退休,但工作热情高干劲足,祁东县老科协各项工作安排得有条不紊、干得有声有色。

二是不遗余力作贡献。

他身肩会长,一心扑在工作上,把科协工作当己任,把贡献放首位,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狠抓组织建设,增强队伍素质。建立和完善了老科协组织网络,其中县直分会增加到11个,乡镇街道分会25个,365个行政村(居委会)均建立了老科协小组。第二,狠抓办点示范,推进科普应用。第三,狠抓调查研究,注重成果转化。他在任10年里,一直把调查研究作为老科协工作的重中之重。第四,狠抓基础扶贫,助力脱贫攻坚。他坚决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多年来带领和组织全县老科技工作者、老科协示范单位站在科技扶贫、产业扶贫的最前线。

同时,他个人自2009年起主动联系蒋家桥镇玉成小学,捐助10万元设立“玉蓝奖”基金,资助在校的优秀贫困学子。在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前后,他都亲自携带学习用品和辅导资料到玉成小学为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颁发奖品,鼓励他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学习。他“设奖助学”的慈善义举,在全县广为传颂,成为楷模。

三是呕心沥血创样板。

经集体讨论研究,为便于指导管理,将示范村定点在他家乡的蒋家桥镇龙兴村。定点后,他即带领县老科协一班人实地调查研究,科学规划、谋求建设发展路子,并按既定规划稳步推进。

筹资筹劳,致力传承家乡文化教育事业。他几年如一日心系示范村,不辞辛劳,多方筹资3000多万元,陆续修建了道德家风教育基地“雷氏农耕文化博物馆”,打造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初心园”,重建了古代宗教文化遗址“龙兴寺”和“龙兴观”,新建了10公里长的交通大道“龙兴路”,绿化了一座五平方公里的名山“龙兴山”,改造了全村的主要水利工程“一湖两江”(即向家冲水库、黄木江、龙兴江),扩建了村民文化娱乐、休闲、议事于一体的“龙兴村部”和“同兴广场”。挖掘资源,开发利用家乡自然与文化景点旅游产业。

他在示范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深层次探寻了“一路多园”“一山多样”“一寺一观”“一湖两江”和“千亩荷莲”为一体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旅游圈。

现在每天闻讯前往参观的组织和个人,以及先睹为快的游客络绎不绝,已成为衡阳市乡村旅游名村,并列入了湖南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目前,蒋家桥镇龙兴村已基本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宽裕”,正努力向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迈进。

四是不忘初心谱新篇。

他认真学习,扎实工作,不断取得新业绩。先后组织编辑出版《健康养生宣传手册》《中医民间验方》《预防老年痴呆》和《祁东县科普知识读本》等4本专业书籍12000册,为服务“三农”和健康祁东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科普读物和教材。

他自费10多万元出版《三风集》和《三心治》两本传统文化教育书籍4000册,为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农村青少年和老科协会员提供了良好的精神食粮。

在他任期10年的期间,祁东县老科协先后5次荣获省市老科协先进集体称号,个人两次被省委组织部、省老干局授予“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最美攻坚之星”荣誉称号。

鲍玉峰,男,汉族,1946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曾任河南省新乡市水泵厂厂长,现任河南省新乡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他在河南省新乡市老科协负责秘书处工作近20年,热心老科协事业,乐于奉献。

协会建立前两年,在经费缺乏、没有桌椅板凳、电脑、打印等基本办公设施的情况下,收捡了一些机关因搬迁而废弃的办公桌椅,收拾后重新启用。无论严寒夏署,骑自行车在市区东奔西跑,联系工作,夜晚在自家电脑上编制协会各种规章制度、活动计划及协会工作简报。

协会日渐发展壮大后,他能深入基层,发现典型,大力宣传并予推广。虚心听取会员意见,及时改进工作,在四区八县(市)老科协会员中留下了较好的口碑。

一是创新科普模式。

他主持、实施《科协、老科协、民政局三位一体科普进社区》项目,荣获河南省科协首次科普成果一等奖。

他在中国老科协武汉科普论坛会上,做典型发言,受到当时主持会议的中国老科协副会长的肯定和赞扬,号召与会代表向新乡市老科协学习。

他主抓的科普进社区工作荣获中国老科协优秀组织奖。之后连续五年荣获中国老科协优秀科普团奖励。

多年来,他积极邀请、安排中国老科协院士专家为新乡大专院校和机关干部、老干部做各种类型的专题科普报告会,不仅提高了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老科协的地位和凝聚力。邀请中国老科协医疗老专家在延津县举办大型义诊活动,影响广大,受到新乡市、延津县党委和政府以及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二是以身作则,深入调查研究。

他撰写建言献策报告。先后到延津县、新乡县、获嘉县、辉县市、卫辉市等地实地考察调研,撰写的《棉花工厂化育苗值得推广》被选入河南省老科协老专家建言献策文汇,为省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秸秆制炭技术及综合利用》在市农业局专题会议上进行了宣讲、推广,《建立农村各种类型的专业协会,走专业合作社的道路是集体致富的必由之路》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

三是建立优质水稻、小麦示范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他在水稻专业委员会所在地河南丰源种子有限公司(翟坡乡)建立了“优质水稻示范基地”。先后培育出8个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影响力的水稻新品种,其中新丰2号曾获全国水稻一等奖。累计直接或间接推广5000余万亩,使稻农增产稻谷48亿公斤,新增社会效益70多余亿元。

在植物育种专业委员会所在地河南省金蕾种苗有限公司公司(朗公庙乡),建立了一千余亩的“优质小麦科技示范基地”。公司与河南科技学院所承担的“矮杆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矮抗58选育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百农AK58(矮抗58)及配套生产技术”项目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基地已成为“新乡精品农业园”,被列为全国农技推广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国家科技农业园区。

四是关心会员、热情相助,竭诚为老科技工作者服务。

近20年来,他的足迹走遍了四区八县(市)。每到一处,不仅虚心向当地老科协的先进会员学习,更像见到亲人一样,促膝交谈,听取意见,深入了解协会现状和未来打算。

他负责每年7—10月中旬开始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审核、推荐工作,总是在老年报上刊载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高评通知,并在评审结果公布后,再在报纸上公布晋升会员的名单,照片及主要业绩。既宣传了老科技工作者的事迹,又提升了老科协的地位,大大加强了凝聚力。

在每年一度申报中国老科协奖的时候,一经市老科协会长办公会议研究确定了候选人,都能严格按照要求,帮助整理、审核申报材料,直到完整、合格为止。从中国老科协首届评选至今,已连续六年推荐了6名会员先后荣获中国老科协奖。

五是无私奉献,收获奖项。

1.创新科普模式、主持、实施的《科协、老科协、民政局三位一体科普进社区》项目荣获河南省科协首次科普成果一等奖。

2.主抓的科普工作荣获中国老科协优秀组织奖1次,连续五年获中国老科协优秀科普团奖;

3.三次获河南省老科协征文比赛一等奖;

4.两次获河南省老科协先进工作者奖;

5.获新乡市老有所为先进工作者奖;

6.两次获新乡市老有所为优秀共产党员奖;

7.单位获河南省科协先进单位奖、省老科协先进单位奖。

  • 欢迎关注中国老科协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zglkx201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