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表彰奖励

【聚焦·中国老科协奖】2021年度中国老科协奖—廖明康、黎鑫、颜送贵

发布时间:2022-02-28 点击量:2534

廖明康,男,汉族,1933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员。曾任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所长。

他在职期间,除负责新疆农科院园艺所的工作外,还承担了许多社会服务工作。曾担任全国园艺学会理事、自治区园艺学会理事及理事长等职,在自治区科协领导的支持下,团结园艺界科技力量,活跃学术氛围,为自治区园艺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20世纪80年代信息比较闭塞的条件下,他克服重重困难,邀请10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来新疆考察讲学;定期主编新的信息,发放全疆园艺学会会员;组织好每年的学会年会工作。同时学会与塔里木农业大学合作,在阿克苏柯坪县开展了杏的生产和加工技术的扶贫工作,受到了当地果农及政府的好评。

他先后主持并参加了15项研究项目,获奖13项。“新疆名特果树资源收集及轮台国家资源圃的建设”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科院新疆种质资源与合理布局”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北京农业大学多效唑在苹果及桃树上的应用机理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库尔勒香梨品质及栽培技术”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新疆杏分类评价与利用”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四等奖;“库尔勒香梨芽变沙01品系的选育”“香梨乔砧密植”“香梨气调贮藏研究”“伊犁苹果从平原转移逆温带”等项目,分获新疆农科院及自治区农业厅三、四等奖各两项。

他撰写论文30余篇,在全国性农业及专刊上发表14篇,报刊1篇,优秀论文7篇,其中一篇被选为全国园艺学会第七届年会重点交流论文,其余6篇均被选为自治区园艺学会优秀论文。他负责主编《新疆瓜果》(农业出版社1994.05);参编《中国果树志—苹果卷》(农业出版社1999.12)和《中国果树志—杏树卷》(农业出版社2003.12)。撰写“新疆可持续发展中有关水资源问题的战略研究报告”“新疆绿洲建设盐碱地改良与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等。

他退休后,还参加了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院士主持的“新疆可持续发展中有关水资源问题的战略研究”项目,历时三年,参与了野外考察、室内资料整理及撰写研究报告等工作。他加入自治区老科协期间,针对自治区“十二五”规划中的热点问题,与陈家华同志撰写“新疆林果业发展建议”,被评选为自治区政协2010年度优秀提案一等奖。针对新疆“三农”问题,他撰写了“新疆林果业应考虑山地逆温带的利用”一文,受到自治区政协的重视和表彰。

黎鑫,男,汉族,1923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曾任广东工业大学外语教研室主任。

他是广东工业大学建校时的第一批教师,见证了该校63年的办学历程。

一是捐资助学,关心下一代。“教师的职业可以退休,但作为共产党员不会退休。”正是怀揣着这样的信念,97岁高龄的他不忘初心,坚持13年捐资助学,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一名老党员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誓言。“直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刻,我还是会坚持做好这件事,继续为党的事业培养接班人”,他一生都在为其钟爱的教育事业作奉献。

自2007年他设立“黎鑫教授助学基金”以来,持续14年资助乳源瑶族自治县民族实验学校、新兴县和广东工业大学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累计发放助学金近28万元,惠及180多人次。他还经常寄送一些书刊、文具给受助学生。这一笔笔善款、一本本图书,凝聚了一位老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对下一代的深深关爱。

二是捐书赠刊,关爱后辈。他年轻时就养成了收集学习资料的好习惯。为更好发挥自己大半生收藏的书刊杂志、各类资料的作用,他毅然将珍藏了几十年的一大批图书报刊资料无偿地捐赠给广工图书馆。其中,有全套的《苏联大百科全书》、马列著作全集等珍贵书籍,还有自1949年创刊号开始的全套《新华月报》《新华文摘》《中国日报》《羊城晚报》等珍贵报刊。

三是坚守讲台,薪火相传。他通过广东工业大学关工委·老教授报告团等平台,一直活跃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第一线。他以《不忘初心 紧跟党走》为题多次为青年师生讲党课。他从自己12岁接受马克思主义启蒙说起,用自己紧跟党走、直到64岁入党的成长经历,早年参加地下党活动惊心动魄的经历和解放后忘我工作的事迹,为同学们展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最后,他还清唱高歌一首《七律·长征》或《黄河颂》来结束党课。如此生动的党课,大受师生好评,真正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入脑入心。

退休后,他分别荣获“全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2012年),“南粤新乡贤”(2019年),“广东好人”(2019年),广东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2020年),广东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先进个人奖。

颜送贵,男,汉族,1940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农业推广研究员。曾任湖南省桃源县科协主席,现任湖南省常德市老科协常务理事、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老科协常务理事、桃源县富硒产品研究所所长。

他一生从事农业科技工作,是桃源公认的“富硒之父”,是湖南省老科技精英、全国科普惠农带头人、中国富硒行业十大杰出贡献奖获得者。早在1995年,他就加入湖南省常德市老科协,并连续5届受聘于常德市老科协专家组成员。22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富硒农产品和富硒肥料的研究推广,取得了优异成绩。

他攻克了“富硒土壤+生物转硒法”这一富硒农业的核心技术,为富硒功能农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并在全国率先开发出多矿物质营养米,推动桃源县富硒功能农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抢占了全国功能农业的制高点。2019年,全县富硒作物种植面积达48.1万亩,开发富硒产品23类83种186款。产量15.6万吨,销售收入41亿元,助农增收3.1亿元。为湖南乃至全国富硒功能农业开发作出了杰出贡献,桃源县因此享有“中国硒乡”和“全国十大富硒之乡”的美誉。他成功研发富硒肥料,2018年贵西牌系列叶面肥获国家准字号登记,产品广泛用于农牧业,为富硒产业发展提供了物资保障。他承担了国家级《富硒柑橘及其产业化开发项目》星火计划1项,并获得成功。

他在常德市、湖南省及新疆、宁夏、陕西等地,进行富硒技术讲座和学术交流16场,听众达1500多人。他负责编印《桃花源园艺》期刊157期,189万字,6.4万份;《硒之宝》8期。编写出版《科学补硒50问》《硒与富硒功能农产品生产技术》等7本专著,其中《柑橘优质栽培实用技术》被列入湖南农函大教材。参与起草制订湖南省生产技术规程64项、团体标准18项。

他取得省市县科技成果奖12项(其中1项省三等奖,1项市一等奖);提交了11项发明专利,获得授权4项,其中《一种铬锌硒肥的生产及使用方法》获湖南专利三等奖;发表论文30多篇(4篇特等奖,2篇一等奖,1篇国家学术会交流);提交建言6条。

由于在富硒研发与推广方面的突出贡献,他于2010年被湖南省老科协授予老科技精英,2012年被中国科协、财政部授予全国科普惠农带头人,2015年获中国富硒行业十大杰出贡献奖,2018年被授予常德市老科技精英。

  • 欢迎关注中国老科协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zglkx201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