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老科协突出贡献奖】2022年度中国老科协突出贡献奖—郭淑英
郭淑英,女,汉族,1957年11月出生,九三学社,教授级高工。曾任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和研究所本部副总工、总工,现任中国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专家。
她是电动汽车和轨道交通牵引电机领域专家,长期从事电动汽车、轨道交通、磁浮列车牵引电机的研发,致力推动我国牵引电机技术和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及整车事业的发展。
退休后,她依旧奋战在科研一线,身兼科技部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总体组专家、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和中车首席专家等多重身份,深度参与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及产业路线的制订和实施,核心主导中车乘用车电机驱动系统的技术攻关,持续为中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鼓与呼,为我国电动汽车技术进步、产业发展和环保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她先后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中车科学技术二等奖各1项,主要发明专利3项,主持并参与了多项国家电动汽车标准的起草和修订。
她被聘任为中南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市经信委专家、广东省科技厅技术专家、中车株洲所—上汽五菱联合实验室专家、湖南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车辆工程学院名誉院长、北理工深圳汽车研究院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等,为我国电动汽车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贡献智慧与力量。
一是探索前沿、作创“芯”驱动的先行者。
她参与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电力电子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升级换代,组织完成电机、电控、动力系统集成、电动整车集成、试验与运营等系统技术攻关,自主研发了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新能源商用车电驱动系统,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的运行效能和运营能力。该项目以关键功率器件IGBT技术突破为切入点,打通了IGBT元器件、模块、电机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电机驱动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形成了自主研发、生产、检测的完善体系;同时,也带来新能源汽车领域一场革命性技术变革,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迈进,使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实现“弯道超车”,迈向世界一流水平。
二是守正创新、作勇立潮头的开拓者。
她长期致力于永磁同步电机技术研究,推动轨道交通牵引技术升级换代和绿色发展。组织并参与了永磁同步电机关键技术攻关,在电机的参数辨识、电磁计算、电机温升实时监测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成果已批量应用于电动汽车以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具有高效节能优势的永磁同步电机,是下一代轨道交通牵引系统的核心部件,它的成功研制让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高铁永磁牵引系统技术的国家,使我国高铁动力技术真正进入到“永磁时代”。此外,她还组织开展无永磁体电机、记忆电机等新型电机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为未来电动汽车和其他领域驱动动力研究做好技术储备。
三是举足轻重、顶尖权威的国字号专家。
作为国家科技部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专家组的责任专家,主要负责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与电力电子技术方向的项目规划、重大专项指南的编制及产业发展技术路线的制订,以及对新能源汽车专项相关项目的承担单位,给予切实的指导和帮助。在项目结题评价中,多次担任评审组长,对所负责的项目进行认真科学、客观的评价,使项目圆满结题,为国家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撑。所做工作得到科技部重大专项专家组的充分肯定。
四是智慧通达、躬身践行的核心智囊。
作为中车首席专家,她充分发挥专家的核心智囊作用,把自己的宝贵经验融入到协助公司专业技术领域的发展战略、产品规划、项目决策与评审等顶层设计工作中,主动对接产业主体需求,投入大量精力指导电动汽车、电机电器等专业领域的技术实践和产品价值创造,支持永磁电机驱动系统的研究及其在乘用车、商用车、无轨电车、地铁车辆等领域的市场开拓及应用,组织株洲所成功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宽禁带半导体电机控制器开发和产业化”“商用车高可靠性车载电力电子集成系统开发”等国家重大专项。同时,依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身份和行业专家身份,在电动汽车百人会年会、世界电动汽车大会等高层论坛中,宣传推介我国在电机驱动及电力电子的技术及产品,为中车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鼓与呼。
五是传承薪火、作匠心育才的领路人。
作为株洲所的资深技术前辈,她始终致力于为人才成长搭建舞台,一方面构建新型人才培养的“传、帮、带”机制,促成菲尔德大学电气传动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合作,通过海外研发机构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研究型人才;另一方面,学风严谨的她,把人才培养贯穿在科研实践中,依托重大科研项目言传身教,深入细致地指导年轻技术人员,实现技术共享和知识传承,包括“郭淑英专家工作室”在内的一批技术人才在其指导下,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专家和负责人,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六是授业解惑、作科普科学的公益达人。
她积极投身科学普及,对所在相关专业技术领域技术发展状态、新产品等科学知识传道授业解惑,她多次应邀到株洲所老年科协、高校、政府部门等单位,向政府领导、在校师生等宣讲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轨道交通电机驱动系统发展的科学知识,宣传节能环保、发展绿色交通的理念。她说,这是她应尽的一份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