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老科协奖】2021年度中国老科协奖—高国英、高富军、郭芯库
高国英,女,汉族,1953年1月出生,无党派。曾任新疆地震局预报中心主任,现任新疆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及科学普及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新疆地震局老科协分会会长。
她长期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工作,2013年退休后,投身到新疆科普宣讲的队伍中,为新疆防震减灾事业发挥余热。她参与的科普宣讲活动,走遍全疆10个地州市60多个县市,深入学校、农村、社区、企业、机关单位、党校、监狱等,受教群众多元化,举办科普讲座100多场,行程多达上万公里。
她先后参加了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等多家单位组织的“科技三下乡活动”;自治区科协、科技厅、中科院等多家单位组织的多种类型的科普宣讲活动;自治区科协校园大篷车科普下基层活动;新疆人民广播电台949交通广播和929私家车广播“安全教育进校园”及“科普知识进校园系列活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纪念日乌鲁木齐电视台新闻频道“城市零距离”现场直播采访;自治区科协和地震学会联合举办的中学生手拉手活动;自治区科协和自治区教育矫治(戒毒)局联合举办的科学普及活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之际走进新疆女子监狱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及应邀走进机关单位、学校、企业、社区开展科普讲座等。
她作为自治区老科协科普报告团副团长兼秘书长,积极参与老科协组织的“科学大讲堂”下基层科普宣讲活动。为了掌握科普宣讲的基本情况,在自己不懂维吾尔语言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虚心向懂双语的村民请教,了解讲课后基层百姓的反映,以及通过科普宣讲产生的社会反响等。编写8篇约2万字的信息材料,及时上报自治区老科协,为进一步做好科普宣讲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新疆边缘地区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宣讲活动一般都安排在夏季进行。她克服身体的不适,经常在40度的高温环境中,顶着烈日,组织开展各项工作,迎着酷暑完成自己肩负的使命,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发挥余热。
她积极参与各种科普宣传,还时常应邀参加自治区地震局重大课题的评审、“新疆地震十三五规划”和“新疆地震十四五规划”评审、新疆重大震情判定等。参加自治区科协职称评审、课题验收等工作。在科普宣讲过程中收集素材撰写论文和报告,其中有5篇刊发在《新疆老科协》。在自治区老科协和新疆地震局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她积极组织新疆地震局老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宣传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活跃老专家们的退休生活。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近几年先后获得中国老科协地震分会、新疆老科协以及新疆地震局的多次表彰和奖励。2017年被中国老科协地震分会授予2015年-2017年优秀老科技工作者称号,多次参加中国老科协地震分会组织的科普宣讲交流会议,并做重点发言,科普宣传工作多次受到中国老科协地震分会的表彰和奖励。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被自治区老科协授予新疆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奖;2019年被自治区科协聘为“第一批首席科学传播专家”;2018年被自治区老科协聘为科普报告团副团长兼秘书长;2016年和2018年被新疆地震局评为“老有所为”先进个人。新疆地震老科协分会2019年获中国老科协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7年获中国老科协地震分会先进集体,2018年获自治区老科协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高富军,男,汉族,1958年3月出生,九三学社社员,教授。曾任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眼科教研室主任,现任山东省鲁南眼科医院院长、山东省临沂市老科协副会长。
2018年退休以来,他工作热情不减,奋斗不止,坚守在医疗岗位上,潜心公益事业,让3万余名失明、半失明农村贫困白内障患者恢复了视力,为打赢沂蒙老区脱贫攻坚战做出了贡献;并积极投身青少年近视防控宣传教育,开展少年儿童眼病防治,指导大批近视小患者科学矫治,组织基层卫生人才培训,促进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一是开展白内障脱盲扶贫。由于经济条件制约、观念陈旧、交通不便、医疗技术差等原因,沂蒙山区农村还有白内障积存患者5万余人,并以3万人的幅度逐年增加。一人患病,全家受累,白内障成为众多农民家庭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
近三年来,在临沂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统战部、九三学社、市扶贫办、市社保局、市卫健委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他先后牵头开展了“助残复明”“助贫复明·光明沂蒙”“白内障脱盲精准扶贫手术”“亮康行动·慈善临沂”3万例白内障手术活动。为保证大面积白内障复明手术的开展,他组织成立了由40余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扶贫科,开设了容纳160张床位的扶贫病房,组建了11支48人的义诊医疗队。累计在全市5000余个行政村开展了5轮拉网式眼病义诊筛查,累计义诊眼病患者30万余人次,支出扶贫资金1.8亿余元,免费为3.1万农村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他亲自义诊3.3万人次,亲自做手术数万例,有效缓解了众多农民家庭因病致贫问题。近三年来,他积极承担九三学社中央“亮康行动”医疗任务,先后带领专家医疗队并携带先进手术设备,远赴重庆城口,贵州从江,青海海晏,山东沂源、莱州、单县、沂水等老少边贫地区,义诊眼病患者4400余人,为1500余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做了复明手术。
二是致力儿童青少年眼病防治。为普及眼病防治科学知识,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2020年上半年他筹资200万余元,在鲁南眼科医院院内建成了面积850平方米的临沂青少年近视防控科普馆和400平方米的“亮康行动”展览馆。其中近视防控科普馆开馆以来,已接待3.5万余名少年儿童及家长、老师前来参观,馆内科学的布局,生动的光电影像和模型、VR等,让参观者学到预防近视发生、延缓近视发展的方法,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他积极争取与国际奥比斯合作,承办了临沂市少年儿童眼部疾病防治项目。他组织义诊队伍深入9个县区110余所小学和初中,为28万少年儿童做了眼部健康检查,建立少年儿童眼部健康电子档案5.3万份,为13万余名近视较重的患儿提供了个性化矫治方案并实施跟踪指导治疗。资助353名患斜视的贫困家庭孩子做了手术治疗,为438名近视儿童提供配镜补助,总支出113万元。
他主持编印健康知识宣传册和折页30万余份,参加举办社区和学校健康教育讲座66期次,累计有8000余居民和孩子家长接受了健康知识培训。并为部分县级医疗机构提供了一批眼科检查治疗设备,从而加速了基层眼病防治网络建设,有效地提升了临沂市少年儿童眼部疾病防治水平。
三是传播防病知识。为了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他指导编印乡村医生教材,带领专家在农村举办乡村医生培训班120余期次,讲授眼科、内科、外科知识和新冠病毒肺炎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乡村医生6000余人次。带领眼科专家进学校、进社区,举办儿童眼病防治知识培训班60期次,4500余人受训。
2018年,在他的争取下,奥比斯在鲁南眼科医院设立国际眼健康培训基地。6月中下旬,鲁南眼科医院与奥比斯联合举办大型国际眼科人才培训项目,历时21天。来自各国的28名世界知名眼科专家,通过手术室内“手把手”带教、直播眼科手术过程、举办大型专题讲座,来自全省各级医院的700余名医护人员接受培训。根据他的提议,山东医专眼视光专业由在校学习理论和进院实习2+1模式改为1.5+1.5 模式,组织18名高级职称医护人员参与授课,他亲自讲课70余学时,提升了教学效果。
四是热心慈善事业。他近年安排医院向北京王选关怀基金会捐款100万元,向北京大学教育基金捐赠200万元,向临沂市慈善总会捐献“爱老”基金100万元,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2018年,他在国际眼科杂志发表《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形态观察和Bcl-2、Bax及VEGF表达的意义》论文。他先后被评为优秀教师、先进教职工;获得“振兴沂蒙”劳动奖章、“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第十届职工职业道德十佳标兵”“中华慈善人物”“九三学社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国先进个人”“九三学社全国十大楷模”“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2018年5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2019年5 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郭芯库,男,汉族,1950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曾任河北省衡水广播电视大学常务副校长,现任河北省衡水市老科协副会长、教育分会会长。
他潜心研究“人才培养”32年,参加了国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作,负责的衡水地区农村成人教育成效显著,在衡水召开全国会议向全国推广并拍成专题电视片在中央教育台连续播出。衡水电大被评为“全国燎原教育先进集体”,他个人也被评为“全国燎原教育优秀工作者”、省广播电视教育模范工作者、省电视中专教育先进个人等。
2006年-2009年,他被聘为联合国与西班牙政府共同出资(“千年发展目标基金”)执行的“中国保护和促进弱势外出务工青年权益项目”的研究专家,并与他人合作撰写了“以教育提高潜在青年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生活技能——关于政策和课程的建议书”。其中“结论和建议”部分是他个人撰写的。获主办单位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2009年1月,他的研究成果“创新人才培养:自少儿开始”共计3.4万多字,分四次荐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组,并得到肯定,发表在2009年2月7日《中国教育报》和2009年12月9日《光明日报》上。同时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网、中国教育研究网-教育教学频道、新闻资讯-贵州教育网、全国班主任家园、福建福清华侨中学等70多个单位刊登转载。
2008年,他研究、撰写的《论继续教育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的科研成果,在河北省继续教育协会组织的全省继续教育研究成果评比中获一等奖;他在衡水人民广播电台创办的《少儿创新智慧》的“少儿创新”栏目,2009年10月被河北省评为“全省广播电视优秀节目”。
他撰写四本《金轨道教育•小小创新家》科普系列丛书——我会观察看事情、我会思维想事情、我会思考做事情、我会思索创新做。编著了《高考招生“大改革”填报志愿“怎么办”》科普专册,是高中生高考善择高校志愿迫切、急需的理想读物。从2016年开始连续编著了《高考满分作文标准写作》科普专册,为精准地提高我国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创新综合素质起到了“实际、实用、实效”的创新作用。
为端正高考生学习心理、创新学习方法,他线上线下做了大量工作。2015年10月-12月,通过QQ、讲座、咨询等方式帮助89500多人次。2020年,为高三学生宅家建群“防疫、学习”,“一对一”咨询达76200多人次。2021年,为高三生建群讲解新高考问题,到3月26日心理疏导77次,发高校信息273所,视频讨论46次,答疑问题203次、13580多人次,得到了家长、同学们的热烈好评。他先后获得了河北省老科协“老骥伏枥奖”“智库专家”“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