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科协奖】先进集体奖—江西省南昌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江西省南昌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成立于2003年12月,至今全市已设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县区、市直系统老科协19个,乡镇街道老科协分会216个,发展会员11830人。市老科协被中国老科协授予“中国老科协助力企业技术创新行动先进集体”称号;市老科协科普报告团获“中国老科协万名科技专家讲科普活动三等奖”。市老科协获“江西省老科协先进集体奖”、“江西省老科协科普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被市科协评为“先进集体”。“鲜食玉米育种、藠头高产施肥、农机维修丛书研发”等三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南昌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老科技工作者个人荣获全国、省、市等荣誉称号224人次,获全国、省、市老科协奖692人次。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市老科协带领广大老科技工作者奋力投入新冠肺炎阻击战。医卫战线的老科技工作者中,有的应召作为南昌市卫健委新冠肺炎诊治专家组成员,多次参与对新冠肺炎病人的会诊;有的带领志愿者从大年三十开始值守在火车站,为南来北往的旅客进行测量体温、卫生服务;有的在出现新冠病人的住地帮忙进行环境消杀。文化、教育战线老科技工作者写词作曲、绘画摄影,创作《除夕夜出征》《美丽的背影》等大量文艺作品且制成音像制品,讴歌抗疫中英雄人物、凡人善举。老科技工作者主动为抗疫捐款捐物,共计70余万元,并为湖北黄冈市购置捐赠一辆崭新救护车。全市各级老科协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有关防控新冠肺炎的科普知识宣传和心理疏导。
2020年,在做好常态下疫情防控的同时,市老科协带领广大老科技工作者适时助力复工复产,重点做好助力企业技术创新和乡村振兴工作。2019年根据中国老科协下发的两个助力《行动计划》,分别制定了两个落实《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分别确定了“215111”和“22111”工程任务共11大类,62个“双助”项目。经过层层落实和两年多的努力工作,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选派了132名老科技工作者担任科技特派员,并积极争取到政策支持(市财政180万元专项资金、县区财政131万元专项资金)。通过加强督促指导,及时调度推进,严格考核验收,务求真绩实效,使“双助”行动计划任务全面完成,成效初步显现。助力企业技术创新成绩斐然,南昌旺苗实业有限公司成为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西乐迪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治疗尿毒症新产品填补全省空白;江西金鑫发铝业有限公司铝产品迅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助力乡村振兴硕果累累,梅庄万亩猕猴桃“示范基地”第一期600亩喜获丰收;江西钰惠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示范园”实现养牛、沼气、发电、施肥生态养殖,该公司出产的“清真牛肉”、“清真羊肉”列入农业农村部2020年全国首批“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南昌风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稻蛙、稻鱼立体养殖,创新水稻选种、施肥、防病灭虫技术,使低洼湖田种植水稻病虫害明显减少,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在“双助”行动中,培养了大批实用科技人才,也锤炼了老科技工作者队伍,提升了老科协服务能力。
市老科协每年组织科普报告、演讲、讲座等400余场,受众8万余人次。建立了南昌市老科协网站、公众号和科普微信群。放映科普电影,举办科普茶社,启动科普宣传车,编印《药食同源蔬菜20种》1000本、《百种蔬菜栽培技术与营养保健》2000本和《南昌市生态公益林科普知识》3000本及音像制品等多种科普读物。
市老科协每年撰写百余篇调研文章,部分被市、县区党政领导批示采纳且成果落地。市老科协调研撰写的《关于加快我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得到市政府领导充分肯定。市老科协被市政府列为主办南昌“休闲农业、秀美乡村”活动月协办单位。湾里老科协就“解决湾里自来水中泥沙和异味问题”提出建言,并提供有说服力证据,得到市长批示、区长重视,政府为此投资3亿元,当即施工,引赣江水进湾里,不久,湾里人喝上卫生安全的自来水。该区对南昌市修筑地铁的余土合理利用以及站点科学布局提出建言,为国家节约数亿元。
市工业系统老科协积极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承担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先后为200家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咨询和企业管理咨询服务,为120家企业排除技术难题,取得良好效益,市工信委测评满意度100%。
市老科协多年来在城区重点做好科技、文化、卫生、青少年教育、法律“五进社区”和关爱独居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的“两关爱”工作,涌现了章金媛“爱心服务团队”等一大批志愿者,用科技服务百姓,深受政府和群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