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老科协奖

【老科协奖】2020年度中国老科协奖—买买提·牙森、纪万斌、纪龙邦

发布时间:2020-08-28 点击量:4950

买买提·牙森,男,维吾尔族,1953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教授。曾任新疆卫生厅党组副书记、厅长,自治区十一届政协常委。现任新疆自治区政协常务委员,新疆医学会会长,新疆口腔医学会会长,新疆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

他是有着45年党龄、18年正厅级阅历,爱国爱党、爱岗敬业、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以自己实际行动来维护民族团结、拥护党的理念、维护祖国统一、遵纪守法、实事求是、一心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领导干部,是新疆卫生事业、医学教育事业的引路人。

他从事科研工作以来主要研究方向为卫生事业管理(卫生行政管理,卫生经济,卫生政策研究,医院管理,)、医学教育、口腔医学;在担任社会团体期间,用自己实际行动,积极争取自治区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促进疆内外知名专家学术交流,带领医学同仁们结合新疆地域特点,指导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科技下乡、科普讲座、健康扶贫等活动,努力推动新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升全疆医疗诊疗水平,不断提高健康管理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地位。

他主持课题设计和组织实施10余项国家级、自治区级及校内教育改革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工作。如“新疆少数民族科技人才特殊培养专项资金项目”、“全口义齿咬合平面的研究”、“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长寿老人长寿因素的探讨”、“早有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治疗后细胞形态改变及预后关系”、“临床医学专业民族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新疆医科大学与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办学资源和发展趋势的比较研究”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获得自治区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自治区教学成果奖励2项。其中,2012年“新疆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研究”通过自治区科技厅科研成果登记,研究成果被评为“国内领先”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也是新疆历史上卫生管理类首次获得该奖;“新疆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立项为“十五重点课题”,“对建立卫生管理专业毕业生产实习目标管理指标体系的研究”获学术优秀成果一等奖。独著出版7部(含科普)书籍,前后共发表80余篇论文。招收培养研究生30余名,有的研究生博士毕业,大部分学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6年主持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长期卫生人才规划暨配置标准体系研究》达到 “国内领先”水平,并荣获新疆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年8月主持《新疆卫生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项目获得第五届新疆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诺华集团首届2017年全球志愿者荣誉称号。主要论著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事业暨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研究报告2008-2013年》。

退休后,他依然在新疆老科协、新疆医学会、新疆口腔医学会等社会组织中发光发热,积极参与并组织实施“健康快车”项目,覆盖了全疆19个县市,平均每年组织健康讲座约2000场次、教育学生187万人次、居民62万人次和医务人员11.5万人次、编辑健康教育教材8本,把自己的余热继续贡献给社会,为推动新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升全疆医疗诊疗水平做出巨大贡献。

纪万斌,男,汉族,1953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国际生态经济学会会员,国家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吉林大学兼职教授。现任七台河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会长,七台河市塌陷监测防治工程研究所所长。

他任市老科协会长以来,开展了务实创新活动,解决了老科协工作中存在的“三新”、“五无”的问题;创新开展“党徽在老科技工作者岗位闪光”系列活动;开展了精准扶贫、科技助企、“三联之友”、科技之光论坛、老科协工作进社区;成立了老科协乌兰牧骑文艺科学报告团,开展“五大讲”活动、大手牵小手科技伴我行等有特色的创新活动。使全市老科协组织各项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在社会中有很大影响,使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对老科协工作组织领导到位、政策落实到位、经费办公条件支持到位、树立典型激励机制到位,得到全市老科技工作者的认可,使市老科协的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重视和支持。

2019年第一期全国老科协工作人员培训班上,他应邀介绍了七台河市老科协的创新工作经验,受到参会同志的好评。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他带领专家在协助社区抓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为春耕备耕和复工复产献计献策。下发了致全市老科技工作者一封信,开展了管住自己一个人、教育一家人、宣传亲朋好友一圈人的“三个一”活动。组织老科协乌兰牧骑文艺科学报告团专家精心编排“三句半”、演讲、快板书、二人转等科学防疫知识节目27个,用手机录制视频或直播演出32次。组织科学报告团、科普大学堂专家和讲师撰写了战疫防控科普知识宣传材料,编写《七台河市老科协新冠肺炎防治专刊》,利用网络平台开办了疫情防控科普知识讲座18次、科技助农网络讲座13次;利用网络为小微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技术指导50余次。在抗疫防控之初他就带头并组织党员老科技工作者自发捐款6000元,并购买应急食品送到社区战疫防控前线。在他号召全市260名老科技工作者争当疫情防控志愿者。他又是全市唯一退休后被破格提为的第八批“市级拔尖人才”。

他在全国首次提出并创立塌陷学基础理论,在国内外有很大的影响。研究试验成功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技术方法50余项,获12项国家专利,为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和地质灾害的减灾防灾工作做出突出的贡献。先后主编出版《建绿色矿山使大地更秀》《塌陷学概论》《塌陷与灾害》《塌陷与生态》等10余部著作。主持设计了矿山地质环境、地质灾害防治和监测、矿山公园和地质公园等国家级项目30余项。撰写《人类生命之源生存之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探讨》等有价值的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深入研究地面塌陷灾害应急处置抢险救援技术助力煤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已被收入全国老科协智库文集。

他先后参加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国际工程科技大会、国际未来地下水资源研讨会、第12届、14届世界生产力大会、全国城市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研讨会等国内外专业会议30余次。多次在全国地质灾害高层论坛等会议做专题讲座。获绿色国土奖、全国生产力杰出贡献奖、国土经济学科建设奖、全国生产力理论与实践成果奖等奖项。

纪龙邦,男,汉族,1940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曾任射阳县政协常务副主席,现任射阳县老科协会长,科普讲师团团长,科研小组组长。

热心老科协工作。退休后婉拒年酬20万元并配专车的单位聘请,欣然承担组建县老科协工作,克服无经费、无办公用房等重重困难,艰苦创业,建立健全组织,在县直组织12个专业分会,14个乡镇都建分会,224个村居都有会员小组,组建了夕阳红高级专家团和讲师团,亲自担任团长,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老科协组织网络,呕心沥血硬是把老科协工作搞得红红火火,成绩显著,年年荣获先进集体。他先后5次在全省老科协会上介绍工作经验,并在全国老科协座谈会上专题发言,全省10多个县市来学习取经,为老科协组建起了积极作用。

科技创新成效显著。牵头和组织实施多个科技创新项目,取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个科技创新项目被省科技厅立项,获无偿研发经费50万元。紧跟信息发展,2019年大力开展“老科技创新服务”,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积极推广“培植‘充电桩’,建好微信群,利用互联网”等新措施,提高“三农”服务的速度和效果。

调研献策发挥参谋作用。每年都能写出10篇以上有价值的调研材料,建言献策受到领导和有关部门重视和采纳,并在国家和省级报刊上发表。200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征文活动中撰写的《镇村老农技人员应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骨干队伍》一文,被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动态》丛书收录。去年提出“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扬长补短建设蚕桑特色小镇”的建议,县委主要领导批示2019年6月获江苏省老科协组织的“围绕高质量发展,助力新江苏建设”建言献策活动二等奖。

以身作则忘我奉献。大事难事亲自上阵,组建受阻,亲自出面,沟通解决,在老科技人员心目中,他既是“领头羊”又是老挚友,团结一心,建成了一支能战斗,又会工作的老科技服务团队。1996年他老伴因车祸断了7根骨头,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全部家务落到他身上,坚持上班,使老科协工作照常运转,真正做到了20年退而不休,全身心扑在老科协工作上,难能可贵。工作中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今日科苑》曾作过他的专题人物报道,他个人和县老科协多次获奖。

  • 欢迎关注中国老科协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zglkx201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