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老科协突出贡献奖】2022年度中国老科协突出贡献奖—林占熺
林占熺,男,汉族,1943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首席科学家。
他是菌草技术发明人和学术带头人。他长期奋斗在科学研究、教学、扶贫及援外第一线。曾荣获中非国家总统勋章——指挥官勋章、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他发明菌草技术,解决了“菌林矛盾”这一世界难题;创立菌草技术体系,开辟了生态产业新领域;创造性地将菌草技术应用于生态治理,开辟了生态建设新途径。
他退而不休仍然长期坚守在科研、推广一线,指导博、硕士研究生,为菌草产业发展、服务三农、技术援助和人才培养等做出重要贡献。
一是不畏艰难,开辟菌草生态治理可持续发展新途径。
他为保护生态环境和摆脱贫困而发明菌草技术,又为实现山青水绿而献身戈壁高原和荒漠沙滩。
自1989年以来,他率骨干教师和学生先后在福建、广西、重庆、云南、新疆、西藏、贵州等省和沿黄河9省区,开展菌草治理水土流失、治理荒漠化、治理石漠化、防沙固沙、改良盐碱地、治理砒砂岩、治理洪积扇、修复矿山的研究与示范,攻克一个个难关,取得系列国际领先成果,形成菌草生态治理技术体系,同时利用菌草栽培食药用菌,生产菌草饲料、菌草菌物饲料、菌草菌物肥料,开发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材料,开辟了生态治理与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新途径。
菌草生态治理技术已被黄河水利委员会列为全流域推广项目,被卢旺达列为全国水土流失治理重点推广项目。已选育出适合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菌草品种,并在沿黄河上、中、下游九省不同类型生态脆弱区建立菌草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示范基地,解决了关键技术问题,90-100天就可把流动沙地固住,为黄河生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实用技术,为黄河筑起千里绿色菌草生态安全屏障和菌草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配套技术,开辟见效快、效果好、投入少、可持续发展的菌草生态治理新途径。
二是服务“三农”,科技和产业扶贫效果显著。
从1986年开始,菌草技术先后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推广项目和国家级星火重中之重项目,被中国扶贫基金会列为科技扶贫首选项目,被福建省列为闽宁对口帮扶、智力援疆、科技援藏、帮扶贵州黔西南项目,以及福州市帮扶甘肃定西项目,取得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国内通过扶贫和示范,菌草技术在我国506个县推广应用,累计产值310亿元以上;“八五”期间仅福建省就增加产值22.46亿元,农民增收17.8亿元,节约木材51.2万立方米;1997—2007年,宁夏菌草技术扶贫使1.75万个农户受益,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典型扶贫案例。
2008年起,菌草业被福建、陕西延安、贵州黔西南列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菌草技术已在国内31个省、506个县推广应用,让一大批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在不少老少边穷地区,菌草被誉为“致富草”“幸福草”“太阳草”。
三是在菌草产业国际减贫及援外事业中做出重要贡献。
他通过援外和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减少饥饿、促进就业、破解发展难题做出了积极贡献,得到受援国的好评,被誉为“一带一路”合作典范。
1994年被中国商务部列为援外重点项目,2017年被联合国经社部列为“和平与发展”基金重点项目。2019年,菌草技术项目被列为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馆展出的12个一带一路代表性项目之一。现已传播到106个国家,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南非、卢旺达、莱索托、中非等13个国家建立菌草技术示范中心,已有中、英、俄、阿拉伯等18种文字传播这一技术。
2022年9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菌草援外20周年暨助力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论坛致贺信中指出,菌草技术实现了光、热、水三大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植物、动物、菌物三物循环生产,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结合,有利于生态、粮食、能源安全,为促进当地发展和人民福祉发挥了重要作用,收到发展中国家普遍欢迎。
四是身先士卒,桃李遍天下。
他是一名科技工作者,更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2003年至今一直奋战在科学教育第一线。在团队教学科研工作中起主导作用,言传身教,对青年教师、学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依托福建农林大学共培养国内外博士研究生11人,硕士研究生107人,出版中英文教材13部,在校内开设《菌草学》等博硕留学生双语专业课程,为本校大学生开展科技讲座80余场,组织大学生科技实践和观摩活动30余场,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数千名学生提供实践实习学习场所。
在他的指导和带领下,博、硕士研究生陆续攻克了“鲜草栽培食药用菌”“菌草治沙”“菌草治理水土流失”和“菌草治理崩岗”等关键技术难题,同时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快速转型升级;农民出身的他,笃信“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农民的钱袋子里”的理念,30多年来言传身教、无怨无悔。
在生活上,他常对学生们说,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你们就是菌草大家庭的一员,没有菌草人解决不了的难题。他经常向学生们了解生活中的困难并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照,为贫困学子家庭提供奖学金帮助;新冠疫情期间,为学子家庭邮寄医用防护物品;为留学生家庭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协助子女入学和工作等,学生私下称他是“菌草爸爸”。
目前,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承担国家科技部、商务部等国际培训项目共280期,他作为团队带头人,为106个国家的10934名学员授课,亲自带领学员实践和考察。他还受邀为上海交通大学、湖南人文学院等高校开展各类讲座30余场,为学生传授科学技术和宝贵经验。如今,他培养的学生都活跃在农业、林业、牧业、工业、信息产业等跨学科、多领域,并作出各自贡献。
五是退而不休硕果累累。
2019年9月,“菌草生态循环产业研究与应用”获2018年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21年11月,“菌草生态治理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研究类成果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9年12月,获中非国家总统勋章——指挥官勋章。
2020年12月,获2016年以来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先进个人。
2020年7月,获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 “时代楷模”代表。
2020年8月,获福建省 “最美科技工作者” 荣誉称号。
2021年2月,获全国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21年7月,获全国 “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2021年9月,获全国 “最美教师”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