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表彰奖励

创新驱动发展 为促进科技创新发挥余热——老科技工作者刘嘉兴

发布时间:2025-10-20 点击量:118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重视老科技工作者。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老科协作出重要指示。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回信,亲切勉励广大老年朋友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这些殷殷嘱托传递出习近平总书记对老年人的深情关怀、对老龄工作的深深期许,让广大老年人和老龄事业工作者倍感温暖、信心倍增。在重阳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近老科技工作者代表们,特邀他们提笔抒怀,畅谈感受体会,展现银发风采。

刘嘉兴,男,汉族,1940年4月生,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笫十研究所工程总设计师。退休后曾任我国载人航天领域测控通信专家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载人航天后续工程专家组专家,现为四川省老科协科普宣讲团、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宣讲团成员。

 

创新驱动发展 为促进科技创新发挥余热

刘嘉兴

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是我们发展各项事业的指导思想。回顾我63年的科研历程,深刻体会到,我们航天测控事业的发展就是在不断开发新技术、不断开拓新体制的创新驱动下,不断向前发展的科技创新过程。

我们虽已退休,但在科技创新上,党和政府仍对我们寄予厚望,习近平主席在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回信中强调,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希望广大老年朋友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我们老年科技工作者,受党和国家的多年培养,应当响应这一号召,发挥余热,为促进科技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在退休后的二十年里,我体会到在以下几方面可做一些工作:

总结提炼经验。著书立说。老科技工作者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知识比较全面,但退休前忙于工作任务,无暇进行总结提高。退休后有了时间,可以总结几十年来的工作经验和成果,融合多方面知识,沿着“实践→理论→实践”之路,将实践上升为理论,理论联系实际地提出一些创新的思路,也为本专业领域、为年轻人的学习继承留下宝贵的财富,同时水平高的著作也能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为国家争得荣誉。

退休后刘嘉兴撰写的四本中外文专著

培养年轻一代,传承技术和科技报国精神。多年的科研经历,让老年科技工作者积累了一些知识。他们可以通过讲课、技术讲座、技术报告、共同研究、联合撰写论文等方式,在现场或以手机微信随时随地都可以与工作在一线的科研人员进行讨论、答疑。在技术交流中,可以传授如何抓住问题的特点和主要矛盾,领会研究、分析问题的方法,同时可以讲述老一辈同事不计报酬、艰苦奋斗的故事,鼓励年轻人传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心怀祖国,勇于创新,放眼世界,为中国式现代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积极参加“老科协”的科普和“关工委”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向年轻一代普及科学知识、培育科技素养、树立理想信念,传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年轻一代做出贡献。

2025年刘嘉兴与青年技术人员交流

退而不休,不完全脱离工作。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关键技术、新体制及其方案的研究,就工程中遇到的问题与一线工作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共同分析问题并撰写论文,参加技术评审会、学术会议等,可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参与一线的工作。可拟定一个“退休后做几件事”的规划,特别是退休前未竟的工作不要轻易放弃。我在二十年前提出了对“相控阵测控系统”的研究,退休后仍发表了一系列相关的论文,逐步完善这种新系统的理论,并持续参加多个系统的研制实践。现在我国在国际上率先研制成功相控阵测控系统并已广泛应用,而美国要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才会研制完成这种系统,我们走在了前面。

做好技术咨询和技术顾问工作。退休后不再承担繁杂的具体工作,可以集中精力思考一些问题,持续关注国内外发展动态,跟踪探索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的系统工程。可以参加一些技术咨询和技术顾问工作,给本单位提出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划的意见,呼吁科技创新,不失时机地发表相关论文,促使科技一个阶段接一个阶段地向前创新发展,同时也可以为我国相关专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我们虽已退休,但只要不忘“科技报国”初心,保持对国防建设事业的热爱、对本专业的热爱,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就能继续发光发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做一些工作。

  • 欢迎关注中国老科协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zglkx201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