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老科协奖】先进集体奖—陕西省汉中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陕西省汉中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成立于1985年1月19日。2010年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多年被陕西省老科协、市科协评为“优秀学协会组织”“科技创新先进集体”,荣获“科技调研活动优秀组织奖”“陕西省老科协奖”。2019年中组部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2020年陕西省老龄办授予“全省老龄宣传通联工作先进单位”。连续11年,被评为市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先进集体。先后有30余名会员分别获得中国老科协奖、陕西省老科协奖和先进老科协工作者、优秀老科技教育工作者称号。2020年,南郑区老科协会员黄积义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2021年,南郑区老科协会员李万春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一是抓党员教育,规范党组织建设。陕西省老科协系统党建工作经验交流研讨会后,汉中市老科协会同市委老干局联合召开了全市老科协基层党组织建设经验交流会,交流推广先进经验。截至目前,全市老科协单位均成立了党总支或党支部。其中,有一个党支部创省级五星级党支部,2个党支部创三星级党支部。南郑区大河坎党支部受省委组织部表彰。进一步规范了“三会一课”和支部书记上党课制度,汉中市老科协会长徐登奎为社区老党员上党课,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二是抓组织建设,壮大会员队伍。汉中市老科协在佛坪县召开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深入贯彻落实陕西省老科协“组织建设提升年”的部署和要求,及时调整创新老科协组织发展模式,纵向抓乡镇、抓社区、抓村居;横向抓高校、抓企业,高度重视科研一线退休人群和场所的组织发展。目前,全市11个县区和近80余个镇、办、社区成立了老科协组织,镇办、社区达到45%左右,老科协会员达到7000余人。
三是抓宣传指导,促科学知识普及。汉中市老科协本着“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的四个服务理念,在一年一度的“科技之春”宣传月和“学术金秋”活动中,充分动员各级老科协组织和老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服务和科普宣传、法制宣讲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进景区的“六进”活动,每年发放各种科普资料三万多份。同时,汉中市老科协还通过中国老科协,为6个县农村贫困中学争取到由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馆、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投资的中学科技馆建设项目。填补了农村贫困中学无科技馆的空白。
四是抓服务团队,建专家智库。为了不断地推广新技术、新成果,科普扶志、扶智,助力脱贫攻坚,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素质,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精心组建“专家服务团队”。其中“老干部志愿服务队”11个、171人;“银发人才”专家队伍162人;“科技志愿服务队”5个、33人。选拔52名专家、学者,围绕企业创新、农业科技、文化教育、卫生、法律、环保、人文社科领域开展科技示范、科技服务、专项培训、项目咨询、医疗卫生、教育文化、法律援助服务等76个项目,实行了为基层“点餐服务”的形式。
五是抓“三个助力”,服务精准扶贫。汉中市老科协被省委组织部、省科学技术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认定为省级科技特派员(法人)单位。7个示范基地和12个示范点被省老科协确定为“陕西省老科协(第一批)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基地、示范点”;5个企业被确定为“陕西省老科协(第一批)助力企业技术创新示范单位”;6个单位被省老科协授予“陕西省老科协助力企业创新优秀服务工作站”;1个单位被确定为首批“省老科协老科技工作者服务站特色企业服务工作站”;1个单位被确定为首批“省老科协老科技工作者服务站贫困县服务工作站”。目前,标准服务模式正在形成,带动作用正在凸显。
六是抓抗击疫情,当好服务者和志愿者。面对严重的新冠疫情,及时通过微信工作群和交流群发出了“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致全市老科技工作者的公开信”。先后有近300余名老科技工作者以各种方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2000余名会员为抗疫一线工作者共捐款250325元,捐防护物品价值32600元。市老科协会长徐登奎个人带头捐款4740元。
七是抓调查研究,为中心工作建言献策。五年来,汉中市老科协各级组织形成有质量、有影响的调研报告近600篇,报送有关领导和部门提供参考,以送阅件形式报经党政主要领导批示70多件,调研成果转化应用120余项,收编出版《调研荟萃》5集。针对“十四五”规划制定,共收集约22万字的各类调研报告57篇,编印成《调研集萃》。优秀调研报告被市委、市政府研究室和市委党校刊物登载刊发。
八是抓自身建设,建好“会员之家”。汉中市老科协将“人文关怀”体现在老科协所有活动之中。每年都邀请相关专家,为会员作健康讲座;不定期请市级领导作经济、时事报告;每年重阳节、会员活动日、全国老科技工作者活动日,都组织会员开展富有意义的活动;为高龄会员集中祝寿;组织开展省市老科协奖的评选和职称晋升工作;开通了微信会员交流群;每年举办一次智能手机应用培训班。极大地丰富了会员生活,增强了老科协的凝聚力和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