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振兴乡村

宁夏老科协召开老科技工作者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交流会

发布时间:2019-02-02 点击量:7768

1月18日,宁夏老科协在贺兰县召开老科技工作者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交流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夏老科协名誉会长何季麟,自治区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马希荣,自治区科协副主席张晓玲出席会议。自治区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办公室,自治区科协科普部,宁夏少数民族工作队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宁夏老科协及各市、县(区)老科协农业专家,宁夏大学、宁夏农科院老科协专家,宁夏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及有关企业代表共80余人参加会议。宁夏老科协会长王冰主持会议。

马希荣指出,老科协广大农业科技专家在自治区科技届是一个很重要、很特殊的团体,改革四十年来为宁夏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作出重要的贡献。自治区教科卫体委员会作为联络平台,将努力为老科技工作者作好宣传服务工作。
张晓玲表示,老科技工作者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是自治区科协承接中国科协代表联络服务试点工作项目之一,委托宁夏老科协组织实施。研讨会以“老科技工作者服务三农 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脱贫攻坚的具体举措。研讨会理论创新、内容丰富,对于新形势下更好的发挥老科技工作者优势下乡服务三农、开展精准扶贫、产业扶贫将起到积极作用。宁夏老科协要此为契机,团结带领广大老科技工作者发挥专业、经验优势,开展技术服务、科学普及和科技助力精准扶贫活动,落实中央及有关部门乡村振兴文件精神,逐步形成机制和模式,助推农业农村发展,为自治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作出更大贡献。自治区科协也将一如既往的重视并支持老科协工作。

王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开展科技服务三农、服务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是老科协的优势,也是老科技工作者发挥作用的广阔舞台。长期以来,宁夏广大老科技工作者情系三农、主动作为,从关键技术研究到实用技术推广,从面向农民开展技术服务到针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深入调研,做了大量富有实效的工作。召开此次会议旨在通过现场交流和考察研讨,总结全区老科技工作者发挥余热、下乡服务所取得的好的经验做法及模式,进一步推动老科协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计划的有效实施。老科协要以此次研讨会为起点,继续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是结合贯彻中国科协、老科协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精神,进一步开展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巩固成果并持续推进,探索建立老科协服务三农的机制和平台。二是争取中国工程院专家团队支持,在科技支撑自治区乡村振兴方面开展软课题研究。三是继续发挥老科协平台作用和专家优势,在南部山区开展藜麦品种示范推广,指导藜麦产业发展,为当地脱贫作出贡献。

与会代表实地考察宁夏农作物品种与种植技术创新中心。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原所长、宁夏农作物制种产业首席专家王兴盛介绍自己扎根基地,良种繁育水稻品种,研发自治区水稻自主品牌的情况。何季麟、马希荣、张晓玲、王冰为宁夏农作物品种与种植技术创新中心、中卫压砂瓜研究所、宁夏弘地苗木科技有限公司授予“老科技工作者下乡服务示范单位”牌匾。

研讨会共收录21篇交流材料并汇编成册。宁夏科丰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年学文、固原市科协主席郑淑琴、中卫市老科协高级农艺师鲁长才、宁夏弘地苗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立、宁夏农科院老科协会长马维亮、宁夏老科协教授分会徐兆桢、贺兰县老科协农艺师王学义,在会上分别就“老专家下乡助力 企业发展农民受益”;发挥老专家作用,开展“互联网+农业科普”服务乡村振兴;创办硒砂瓜研究所,在当地开展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工作;老专家立足企业产业发展,发挥引领科技支撑;在南部山区引进推广藜麦品种,为脱贫致富服务;在泾源县香水镇米岗村引进新品种发展花卉产业,开展科技扶贫;长期扎根基层服务农民等作专题发言。


(宁夏老科协供稿)

  • 欢迎关注中国老科协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zglkx201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