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老科协奖】先进集体奖—贵州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贵州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在中国老科协和贵州省科协的领导下,切实履行党和政府联系老科技工作者桥梁纽带职责,坚持围绕中心,服从大局,发挥优势,积极作为,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为贵州省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增强老科协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贵州省各级老科协组织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广大老科技工作者自觉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积极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贵州省老科协党支部每年还坚持赴基层开展“党建强会”服务基层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
安顺市老科协被中组部表彰为2019年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贵阳市老科协被贵州省委表彰为2019年先进集体。贵州省老科协2020年被省关工委评为先进集体,同年,贵州省老科协还在省科协目标考核中获得优秀奖。2020年,贵州省电视台先后报道黔南州老科协在惠水县摆梭乡和安顺市老科协精准扶贫刘官乡大黑土村的先进事迹。
二是开展调查研究,积极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建言献策。近年来,贵州省各级老科协积极向党和政府建言献策。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各级老科协向各级党委政府提出建议27项。2017年,省老科协完成了《省直单位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课题,针对当前科技工作者队伍在体制、工作、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8条合理化的对策和建议。2019年省老科协完成了《贵州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课题研究》,基本摸清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贵州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的建议,报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并通过省科协上报贵州省委省政府。
三是开展科普宣传,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贡献力量。贵州省老科协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指导,采取多种形式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献策出力。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各级老科协组织开展科普讲座、辅导报告、培训班等1239余期,受众达68万余人次。
贵州省老科协积极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各级老科协牵头组织活动达80余场次,为群众写春联2万余幅,发放科普书籍1万余册,义诊5000余人次。2018年、2020年中国老科协选派14名专家,组成科学报告团,深入安顺市、黔西南州为机关干部、学校学生作科普报告31场,受众达11500人次。近年来,各级老科协组织编撰各种科普读物100余项(部、套、件)。贵州省老科协成立了由116位老科技工作者组成的科普服务团,为科普宣传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弘扬贵州精神,编撰《贵州科学家传记》丛书。为弘扬贵州文化,宣传贵州精神,从2017年起,在贵州省科协支持下,由省老科协牵头、省人促会与贵州人民出版社共同编撰《贵州科学家传记系列丛书》。
丛书从明清、民国、建国、改革开放四个时间段切入,展现贵州科学家的生平、学术思想、治学方法、治学精神和研究成果,以简洁清晰的文字、有趣的故事、栩栩如生的配图及老照片为特色进行编撰。丛书着力于浓缩贵州科技发展的精华和辉煌,展现贵州科学家的风貌。第一、二卷已正式出版发行,第三卷即将出版。
五是坚持服务“三农”,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贵州省老科协认真贯彻落实《中国老科协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计划(2019-2020)》,结合实际制订了《实施意见》;组织召开了乡村振兴座谈会;在基层乡村建立4个省级乡村振兴农业示范基地;积极组织开展“科技二传手”培训项目,近年来,共培训“科技二传手”3000余名。
六是坚持科技创新,服务企业发展,助力企业科技进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老科协助力企业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0)》,近年来,先后举办“智能化技术与数字化管理高级研修班”、“白酒企业品酒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发挥军工优势、军带民民促军、推进军民融合高级研修班”。由贵州省老科协主办、安顺市老科协承办,成功举办三届“贵州生态黑茶论坛”,探索贵州黑茶产业创新发展新思路。
七是创新工作思路,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老科协工作服务水平。2016年8月,贵州省老科协领导班子调整后,开展了全省老科协组织状况调查,20余次深入部分市、州、县老科协调研指导工作。成功举办西部省区市老科协第十次协作网会议。共评审离退休科技工作者职称191名。完成了省老科协1987-2015年《大事记》编撰工作。
2020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贵州省老科协主动作为,按照中国老科协和省科协的部署和要求,及时下发《通知》,提出要求,切实做好防疫工作。贵阳市老科协与九州同播联合举办“云上心血管预防保健”等科普直播讲座,举办抗疫情网上书画展。安顺市老科协在抗疫斗争中,积极组织老科技工作者捐款6300元,并分别及时赴贵州生态黑茶集团金瀑公司、瑶池茶厂、大黑土村等基地检查指导复工复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