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老科协奖】先进集体奖—重庆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重庆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成立于2001年8月8日。重庆市老科协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重庆市委、市政府的相关要求,2020年以来,持续有序地推进“三进一建”(科技进村、进校、进企以及建言献策)工作。在重庆市科协的指导下,增强使命担当,各方面工作均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决策咨询有成果。
重庆市老科协发挥自身优势,始终坚持把建言献策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围绕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以及党委政府关心的重大问题,全年组织老专家牵头组成10多个专家团队,积极争取重庆市科技局和市科协9个智库项目的立项支持。
专家们通过深入调研,形成了一批可供政府决策参考的咨询建议,并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三大民生领域(医疗教育养老)十四五政策建议》《关于探索建设我市全民养老制度的政策建议》等调研成果,得到重庆市李明清、郑向东副市长和重庆市发改委主要负责人批示。《关于运用大数据防止我市发生浙江温岭类似事故的建议》得到郑向东副市长的批示,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贯彻落实。《关于加快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建议》《关于迅速补齐我市制造业中模具短板的建议》得到郑向东副市长批示。《促进巫山脆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2020年后重庆农村减贫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关于促进重庆蔬菜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均得到李明清副市长和市级相关部门和区县主要领导的批示和肯定,提高扶贫产业质量的建议获重庆市扶贫办金点子。老专家们的建言献策,既有理论依据,又符合实际,为解决重庆市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是助力企业科技创新有贡献。
重庆市老科协成立了企业技术创新专委会, 组织专家深入调研,摸清企业科技创新中的政策瓶颈问题,搭建企业与政府沟通的平台,并着力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重庆市老科协欧可平会长、李蜀庆副会长等协会负责同志,先后组织专家到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勘测院、宗申集团等企业,就激发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开展专题调研。并在深入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重庆市企业技术创新若干政策建议》的调研报告,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梁伟副会长四次组织专家赴綦江工业园、垫江工业园和壁山高新区,为三个区县19家中小企业提出的36个技术难题开展咨询服务,还推动促成市人社局在垫江县重庆捷力轮毂制造有限公司新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深受企业欢迎。为把老科协助企创新工作可持续与常态化,建立了重庆市老科协助企创新服务工作站。工作站主要通过开展前沿科技专题讲座、科技资源对接、科技金融服务、双创政策推介、企业培育服务、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等六大活动,将“科技智库+创新政策+科技服务”上门助企服务。目前,綦江区、璧山区已建立工作站。
三是科学普及有亮点。
2020新年伊始,新冠病毒疫情袭来,重庆市老科协及时调整了疫情期间科普活动安排,全面开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普培训新模式。
按照欧可平会长提出的“线上科普探索前行,逐步完善”的要求不断地完善线上科普工作并常态化、持续化。重庆市科协也下发了《关于举办2020重庆市院士专家进校园“抗疫时期科普培训讲座”的通知》,积极支持重庆市老科协开展此项活动。疫情得以控制后,适时开展线下讲座。全年共组织40多位专家举办了204场科普讲座,其中线下为约20个区县的近140所学校的师生和家长举办了122场讲座,受众近15万余人次;线上82场讲座覆盖全市各区县,同时推出科普公众号/音频、推出护眼科普视频,在线学习近150万人次。
今年7月,重庆市老科协与重庆昭信教育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打造《进校科普》在线栏目,通过视频的方式举办科普讲座。线上推出《中国天眼》《月球第一片绿叶》等10期科普讲座,反响热烈。
9月21日至25日,作为重庆市全国科普日“院士专家进校园”科普活动系列,邀请中国老科协科学报告团专家成员董景新教授和空军焦国力大校来渝作的科普报告。21日上午在重庆市昭信教育研究院的“昭信在线”频道进行全程直播,约有1.46万名师生在线收看了直播。21日至25日两位专家还不辞辛劳奔赴江北、綦江、万盛、石柱、万州等5区县,为17个中小学和社区、党校、机关的学生、干部1.3万余人作了18场科普报告,激发了大家对科技的关注,也增强了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为我国国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是推动科技为民服务有成效。
脱贫攻坚对接乡村振兴是重庆市老科协科技为民服务的工作重点。欧可平会长带队调研了黔江、秀山、巫溪、城口、开州、石柱等区县及深度贫困乡镇,与区县的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和农业部门、扶贫部门进行直接交流并取得诸多共识。张洪松副会长率农业农村专委专家,先后到10余个区县调研提升产业扶贫质量、蔬菜保供稳价和乡村农旅融合;按照村会合作要求,积极配合和支持素心村的产业强镇核心村建设,已建成了乡村科普馆和腊梅公园,并对现有腊梅品种进行申请认定,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获评全市乡村治理示范村。受石柱县中益乡和巫溪县红池坝镇的邀请,欧可平会长和张洪松副会长分别组织专家直接到乡镇开展脱贫攻坚对接乡村振兴的调研指导,为巩固脱贫成果、对接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发展、推进社会治理、农旅融合发展、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路径选择建言献计,石柱老科协和红池坝驻镇工作队还根据专家们的建议意见,形成了专门的建议报市县相关领导决策参考。
五是以党建促会建,自身建设有发展。
抓好党建创新发展,强化政治站位政治引领。重庆市老科协党支部组织党员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常态化教育,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时组织驻会同志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同时努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强化学(协)会自身建设,拓展党的生活方法途径,充分发挥好功能型党支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显著。
组织建设有突破,实现区县全覆盖。重庆市老科协的组织建设,曾经相对薄弱,全市仅12个区县建立了老科协组织,是老科协工作推进的重要制约因素。2020年以来,在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市科协的指导下,重庆市老科协组织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和重大突破。在各区县党委政府关心和市区县科协的大力推动下,重庆市38个区县及两江新区、高新区、万盛经开区都成立了老科协组织,实现了全市区、县老科协组织的全覆盖。老科协队伍不断壮大,为老科协的事业蓬勃发展打下了组织基础。各区县老科协成立后,按照重庆市老科协的工作部署并结合本地实际,积极作为,工作初见成效。
宣传工作有特色,学习交流有阵地。重庆市老科协通过《重庆科技》期刊和“重庆老科协”微信公众号,宣传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重庆科技》杂志2020年出版4期(总计已出版97期),刊发单位会员及区县老科协工作及先进事迹稿件223篇。推出微信公众号报道89期,推送稿件184条(其中单位会员及区县老科协87条),制作音视频文件12期,及时有效地报道和宣传了重庆市、区、县老科协和单位会员的各项工作动态和老科技工作者发光发热的先进事迹,深受欢迎。
重庆市老科协不负厚望,成绩斐然,重庆市孙彭寿、黄昭维等五位老科技工作者被评为2020年度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奖先进个人,林德清被评为2020年重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2020年12月16日,《重庆日报》以《顺势而为 发光发热 我市老科协工作实现全面发展》为题进行了重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