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表彰奖励

【老科协奖】2021年度中国老科协奖—马维亮、王俊、王燕

发布时间:2021-08-23 点击量:3402

马维亮,男,回族,1953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员,曾担任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现任宁夏老科协常务理事、宁夏农科院老科协会长。

退休后担任宁夏农科院老科协会长,仍然继续坚守在农业科研和生产第一线,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动担当,甘于奉献。紧紧围绕自治区现代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积极组织农科院广大退休科技人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到“三农”第一线,开展了一系列不同形式的科技脱贫攻坚志愿服务、专题调研、科普宣传、科技咨询、科技培训、新品种示范推广等活动,探索出了老科协开展工作的思路。得到了自治区有关部门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一)情牵南部山区,致力于藜麦引种试种与推广

退休后,他花费大量时间致力于藜麦在宁夏南部山区的试种与推广。藜麦具有一定的耐旱、耐寒、耐盐性,生长范围适合海拔较高的南部黄土高原干旱冷凉区。他通过申请项目,组成藜麦技术指导小组,建基地,筛选引种国内外藜麦新品种,掌握了藜麦在宁夏南部山区种植的生长发育规律和植株特征特性,不断摸索出相应的种植技术要点。在藜麦种植生长期,他奔赴各种植点,指导整地、施肥、覆膜、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相关工作。他把所掌握的藜麦种植技术悉数传授给当地农民,尽到了一个老农业专家的职责,为山区农民致富蹚出一条新路。

(二)投身志愿服务,为助力脱贫富民做贡献

他将助力脱贫攻坚当作一种追求,针对不同产业需求,充分发挥他所在的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志愿服务团队的专业优势,带领和组织专家,先后深入宁夏山区和川区移民吊庄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三农”志愿服务活动,为种植区农民进行农作物标准化栽培技能培训和现场示范,广泛宣传科普知识,开展技术咨询,传授知识技能,倾心为农民答疑解难。

几年来,他带领农科院老科协老专家编写了各种农作物科普培训小册子,每逢农事季节,深入到农作物集中产区或吊庄移民新区、农贸集市为农民集中开展科技知识课堂和田间实地操作讲解,共举办各类学习班40多期,参加人数2000余人,发放各类技术手册2万余份。这些地方都是枸杞、葡萄、马铃薯、蔬菜、藜麦等农作物集中种植区域,种植面积大,尤其是吊庄移民新村严重缺乏技术,生产上亟需技术指导。他所在的老科协志愿服务队的专家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还具有与农民面对面交流的能力。他们知道农民最需要什么,怎么讲农民容易接受,做到让他们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非常接地气,受欢迎。

(三)继续发挥余热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退休以来,他先后组织专家172人次,在17个市县区和156个乡村基地考察调研。通过现场考察、座谈、调查了解和综合分析,与其他老专家编写完成了近40篇专题调研报告和建议,其中多项对策建议对促进自治区农业经济社会生态发展和创新驱动起到积极作用,受到相关部门和当地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农民的广泛好评。如《西瓜深加工综合利用》被自治区扶贫办列为专家优秀建议,存入待开发储备库;《五谷虫中药材工厂化养殖及产品开发》受到农科院领导重视,专门立项给予支持;《提高秸秆还田的几点建议》等4篇对策建议,被自治区科协收录到《宁夏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路径选择》论坛会议论文集;《宁夏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的办法》受到区老科协重视;《关于设立财政专项对银北中重度盐碱地施用磷石膏改良的建议》被自治区科协作为专题报告上报自治区党委及有关部门,农业农村厅在收到有关领导批示后和老科协共同落实。特别是《宁夏中药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在自治区老科协《专家建言》刊登并上报中国老科协和自治区有关部门,此建议对南部山区发展中药材产业,助力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依据。

退休后,先后向自治区科技厅、农业农村厅、自治区科协、自治区老科协、自治区项目办、农科院等部门申请研究、科普、调研、培训等项目18项获批12项,均实施完成。主持农科院老科协工作以来,农科院老科协先后获得自治区老科协2016年、2018年和2020年先进集体,2019年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老干部局授予先进集体。

王俊,男,汉族,195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二级正高级工程师。曾担任长江水利委员会(原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水文局局长,长江水利委员会科技委委员。2018年11月退休,2019年1月受聘出任武汉大学珞珈讲座教授,并任河海大学兼职教授。

他是行业内知名水文水资源专家,长期从事长江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分析研究及实践工作,曾获第二届“刘光文工程技术奖”和首届长江水利委员会“治江事业重大成就奖”。2017年,作为《长江水库群防洪兴利综合调度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主要完成人,获湖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并曾获10余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10余项项目;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与软件著作权10余项,编著《现代水文监测技术》《面向水库群调度的水文数值模拟与预测技术》《长江巨型水库群防洪兴利综合调度研究》《三峡水库汛末提前蓄水关键技术与应用》等10余部专著,是国标《水文情报预报规范》(GB/T22482-2008)和行标《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的主要起草人。

退休后,他践行长江委“科技立委,人才强委”要求,依托长期产学研用结合的背景,加入资深教授郭生练团队,围绕长江重大水问题深入开展科研,努力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围绕长江水文水资源实际需求的实践中开花结果。

(1)他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课题《面向水库群调度的水文数值模拟与预测技术(2016YFC0402201)》。课题揭示了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建成运行影响下水文循环时空演变规律,研究非一致性设计洪水计算方法;提出多尺度多阻断大流域预测预报方法,以提高水文预报精度并延长预见期,为水库群的安全运行及其综合效益的发挥提供技术支撑。面对课题组主体成员身处武汉、面临新冠疫情带来的极大困难,他积极组织协调,潜心展开研究。课题顺利结题,于2021年1月通过综合绩效评价为优秀。

(2)他长期从事以三峡工程为核心的长江水库群预报调度研究工作,对水库汛期控制水位动态控制和中小洪水调度有独到见解,其中对以洪量作为设计洪水分期的理论有开创性贡献。近期又作了系统性总结、梳理和提升,在权威刊物合著发表了《三峡水库汛期控制水位及运用条件》《三峡水库运行期设计洪水及汛控水位初探》2篇重要论文。论文对《三峡(正常运行期)-葛洲坝水利枢纽梯级调度规程(2019年修订版)》的出台起到了技术支撑作用。利用上述理念,他积极参与《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五座水库运行期设计洪水研究》《湖北清江梯级水库群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和《广东北江流域水工程联合优化调度系统研究》等项目,以扩大研究成果的应用效应。

(3)作为理论和实践的桥梁,他积极推荐,将武汉大学基于Copula-BPF模型的洪水概率预报研究成果引入长江委水文局的作业预报之中,已形成三峡水库入库洪水概率预报方案,将正式在2021年投入业务预报试运行并进入“1983.10”汉江洪水推演演练,以增强洪水预报的科学判断,为调度决策做好科学支撑。

(4)他作为国务院原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现转隶水利部)三峡工程泥沙专家组专家,十分关注三峡工程及上游水库群建成前后来水来沙的变化趋势及成因,以及三峡工程运行后泥沙冲淤变化与调控,强调要加强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和三峡水库水文泥沙监测,并多次到现场考察指导,在现场监测、趋势分析及减沙调度等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

(5)他作为学术带头人,依靠研究团队的集体力量,将研究成果整理形成了两本专著:《面向水库群调度的水文数值模拟与预测技术》和《Modern Hydrological Monitoring Technology》,后者是将中文版《现代水文监测技术》转成英文版后,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UNESCO-IHP),以扩大我国现代水文监测在国际上的影响。

王燕,女,汉族,1953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曾担任天津市工业技术开发服务中心(现合并变更为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和办公室副主任。现为天津市老科协科技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1989年至2008年,她在天津市工业技术开发服务中心工作近30年,历任办公室副主任、党支部书记,负责全市工业系统技术市场管理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统计工作。她工作认真负责,努力钻研业务,积极贯彻技术市场优惠政策,组织产学研合作,活跃技术交易,发展技术市场。中心每年工业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在全市名列前茅,一直是天津市技术市场工作的先进单位。

2009年,她刚退休就加入了市老科协。她不仅积极参加老科协的各种活动,还热心组织几十名退休的老总工、老高工、老专家,为企业攻关技术、研发新品排忧解难,开展科技咨询服务,并经市老科协批准于2009年9月成立了“天津市老科协科技咨询委员会”,她被专家们推选为副主任。

科技咨询委员会成立以来,她经常组织专家深入各区县、各园区、各企业,以及各高校和科研院所,促成产学研用联合攻关,推进成果转化,热情提供咨询服务,每年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办好事几十件。特别是帮助天津市经纬电材公司建立了科技兴企发展计划和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健全了科技管理和科技奖励制度,成立了科技专家委员会。她为此做了大量工作,组织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创优争先,扶持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迅速发展壮大并成功上市,企业社会经济效益逐年猛增,年产值达到5个多亿,成为全市首批科技小巨人企业和优秀科技领军企业。截止目前该企业共申请专利128项,授权专利119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3项。中共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亲自到厂视察并听取经纬电材董事长董树林的汇报,对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发展取得的突出成绩给予高度评价。

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在坚持为企业排忧解难提供服务的同时,她作为社区业主委员会副主任,还热心组织社区的党员群众,认真宣传和贯彻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她不顾个人病痛,积极参加值班站岗和社区巡查,还帮助困难户买粮买菜,捐钱捐物,奉献爱心,受到区街领导和社区群众的高度赞扬和广泛好评。

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计名利,无私奉献,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企业科技进步、为科技小巨人的成长壮大、为技术市场的创新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她曾荣获天津市技术市场协会突出贡献奖、市科协科技周优秀组织者、市科协先进学会工作者和全国技术市场金桥奖先进个人、市工业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 欢迎关注中国老科协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zglkx201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