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振兴乡村

沙漠中的科技示范基地助力边疆脱贫攻坚(下)

发布时间:2021-08-25 点击量:7831

12年前这里曾是被当地村民称为“水浇上去也不会有树长起来”的沙海,如今一排排白杨环绕周围,一片片枣园枝繁叶茂,春有绿、夏有花、秋有果、冬在忙......实现这一切的是一位古稀老人,他就是新疆沙漠枣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策勒县智慧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鹏。

李鹏从小立志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他18岁参军进新疆,在新疆工作生活了近50年。2009年退休后他毅然放弃都市生活,只身一人来到距乌鲁木齐1400多公里的策勒县阿日希村,在沙进人退的风口上安家落户,扎根沙漠,一干就是十几年。

李鹏选择在沙漠中率先试种既能防风固沙、又有经济效益的红枣树。然而这里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三号风口,枣苗一入地,不到一个月,就被风沙掩埋了。于是李鹏在风口扎扎实实地种了三年的防风林,第四年才开始种枣树。为筹集启动资金,他拿出毕生积蓄,又向周边的朋友借钱、从银行贷款,采用边干边投的方式,一块地一块地的开发。经过十年的滚动开发,2000多亩沙丘变成了绿洲,成为自治区特色林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

阿日希村是国家级深度贫困村,90%的农户是贫困户。这里人多地少,自然环境恶劣,如果没有就业机会、没有产业带动,很难脱贫。通过和老百姓接触,李鹏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坚定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决心。

2018年,他与阿日希村签订《脱贫攻坚战略合作协议书》,以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科技扶贫、资金扶贫为核心,助推阿日希村全面脱贫。同时成立了合作社,吸纳社员100人,其中贫困户83人。在这里长期务工的150多名农民,98%是当地少数民族。他特别注重培训农民掌握红枣种植管理技术,把修剪施肥、害虫综合防治、保花保果等技术倾囊相授,相当一部分人成为技术骨干。如今阿日希村人均纯收入相较于10年前增加了5.5倍,超出全县人均水平。

不止如此,他还出资为村里修路、开渠、架桥,无偿送给当地村民柴火、饲草和洋葱;当村民家里有人生病时,他主动帮忙联系乌鲁木齐医院治疗,并帮助解决交通、食宿等费用。这些年来,李鹏还主动认了五个维吾尔族亲戚,他们家都是贫困户、困难户、低保户。2020年年初疫情,李鹏向策勒县红十字会捐款15万元;7月份疫情,他用全国民族团结模范获得的2万元奖金,购买山区贫困户10吨土豆,全部送给了阿日希村的贫困户、困难户、残疾人,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微薄力量。

极度艰苦的生活条件和高强度的工作让李鹏落下了一身的病,但他始终牢记“为党分忧、为群众解困”的初心使命,以切实行动诠释了脱贫攻坚精神,彰显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 欢迎关注中国老科协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zglkx201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