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老科协奖

【老科协奖】2020年度中国老科协奖—谷万成、妥万禄、邹恒琪

发布时间:2020-10-21 点击量:4713

谷万成,男,汉族,1941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曾任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科技处处长、科技委副主任,现任核化冶院老科协理事长。

2003年退休后,受聘为院科技委副主任,他认真参与完成院科研项目立项、成果评审和科研报告审查等工作。尽力做好院科技工作咨询和技术把关。始终坚持做好对年轻科研人员传帮带工作。利用座谈会、评审会、个人交流等方式,不拘时间地点向年轻人传导科研精神、科研道德和学风。在主持院科技委和院老科协工作中,都把“传承”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通过编写院史积极参加院组织的核工业精神传统教育。

2013—2014年参加了《中国铀水冶》一书的编写,其间多次下厂矿或翻阅技术档案,或深入到厂矿老领导、老员工之中搜集材料,克服了诸多困难,只求写出真实反映中国铀矿冶技术、生产发展历程的一本好书,该书已于2014年底出版。

2008—2013年,他担任核地矿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尽心尽责地为核地质与矿冶行业的会员单位服务,得到会员的称赞和领导的肯定。2009年创办了核地矿专业委员会会刊——《核地矿信息》,并担任主编,会刊内容及时和实用获得会员单位好评。卸任秘书长后,继续担任主编至今,继续倾力为铀业服务。

2015年4月,任院老科协理事长,始终坚持学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发挥正能量,坚持老有所为,只做事不添乱。工作重点是为院科研工作服务,广开渠道积极组织科技咨询和人才培养,抓好建言献策和科普宣传。组织了一次老科研人员与全体院领导座谈会,对院工作建言献策收效很大。常年坚持办好科普宣传栏,院老科协2018年获中国老科协先进集体奖,2019年获北京老科总先进集体奖。

2018年核化冶院建院60周年。参加有老少科研人员和全体院领导齐聚一堂的座谈会,同忆院史共话发展。接受科技日报、核工业报等媒体记者的采访,为宣传核工业精神尽己所能。接受院领导安排主笔编写核化冶院60年院史,其间克服了时间紧、历史资料纷繁且不易搜集等困难,不惧盛夏酷暑,按时高质量地完成40多万字图文并茂的院史稿。又协助院党办在院庆前夕,搞好了院史简版宣传墙。

2019年获核集团公司先进个人奖和北京老科总2019年先进个人奖。

妥万禄,男,回族,1944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正高级)。曾是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退休后加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老科协工作。

长期在电子材料与元器件领域从事半导体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器材料和元器件研究、开发应用50余年。研制的数十种型号规格NTC热敏电阻器,用于我国各种型号系列的人造卫星,神舟飞船、嫦娥工程、天宫、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国防重点型号工程系列以及高空气象、海洋领域温度探测与控制。

1965年接受研制我国第一颗东方红人造地球卫星相关联的“651-82”和“581”测控温热敏电阻器国家任务,作为主要参与人员之一圆满完成了任务。

作为主要研制者研制液氧温度(-184℃)和液氢温度(-253℃)低温温度测控热敏电阻器在我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氢氧发动机以及低温推进剂的温度测控发挥重要作用,是国内唯一研制生产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A2、A3型低温热敏电阻器”1984年获中科院科技成果二等奖。

由于国外技术封锁和禁运,承担了研究解决我国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研制应用重要新技术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通过前后8年的努力终于打破国外封锁取得圆满成功,研制的特殊产品成为至今在我国多种型号运载火箭不可替代的配套产品。“深冷电磁铁线圈电阻的温度补偿研究”获199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他作为主要完成者之一的“半导体热敏陶瓷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及其应用”获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热敏电阻新材料、新工艺及产业化”获2001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应用于航天领域的高精度互换型热敏电阻材料及制备技术研究”获2012年乌鲁木齐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研制及其在国防航天领域的应用”获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参与编制国家标准1项,国家军用标准2项,编写电子行业标准2项,企业军用标准1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

1999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荣誉称号,2004年获“中国科学院参加载人航天工程优秀工作者”表彰。2007年退休后参与编制国军标GJB601B-2018热敏电阻器通用规范等。通过科研实践工作传帮带培养年轻技术人才队伍成长,形成了为我国航天、国防事业各种型号工程配套研制、生产温度敏感元器件的团队,成为我国航天、国防事业大厦不可或缺的一块“砖瓦”。同时还为高空气象、深海温度探测研制开发高精度超快速响应温度敏感元件。

邹恒琪,女,汉族,1957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员级高工。曾任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东风有限公司制造工程部总部长,享受国家津贴。退休后,被东风公司技术中心特聘资深专家,同时担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制造分会主任委员。

退休几年来,她不忘初心,退休不褪色,依然奋斗在中国汽车制造技术第一线。她不计时间,不讲报酬,满怀激情,奉献余热。在为东风公司继续服务的同时,站在中国汽车制造技术前沿,奔波于高等学府,下沉到企业基层,组织200余名专家学者,研究中国汽车制造未来技术发展方向,主导制订长达13万余字的《中国汽车制造2025路线图》,在政府和行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积极宣传,大力推广路线图,为我国汽车制造技术尽快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做出突出贡献。现已成为我国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的指导书。注重跟踪探讨国际先进技术前沿,学习先进技术,多次参加院士调研和院士论谈活动,推广应用案例。利用自己担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制造分会会长一职每年都集结业内专家、学者及来自一线的技术人员,研究汽车前沿制造技术及汽车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途径,分享新技术新理念和解决方案。在重庆(2015年)、长春(2017年)和南京(2019年)组织了三场大型制造技术交流年会,推动汽车制造技术创新、应用与发展。

积极参与中国老科协组织的汽车制造技术与智能技术应用学术演讲,受到与会人员极高评价。

  • 欢迎关注中国老科协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zglkx201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