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
近日,从民政部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娄底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市老科协”)凭借其在敬老、爱老、助老工作中的突出贡献,被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正式授予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这标志着娄底市老科协的工作获得了国家级的认可,成为全国敬老服务的优秀代表。
近年来,娄底市老科协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老科协的精心指导下,始终秉持敬老爱老助老的理念,团结带领广大老科技工作者,为推动娄底经济社会发展和老年事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搭建平台,发挥余热显价值。据统计,全市老科技工作者创办、领办、协办的经济社会服务实体达76个,覆盖农业、医疗、咨询、文创等多领域,直接带动就业超6000人,年创经济效益逾4亿余元。其中,娄底春秋高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荣获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成为“银发人才”创业标杆。
——关爱健康,身心俱到暖夕阳。全市老科协组织共建自我保健讲师团118个,拥有专家、讲师470名。近三年来在全市城乡开展健康讲座380多场,受益群众达80万余人次。市老科协牵头组建了30支门球队、20支太极拳队和2支老年文艺队,常年开展活动。娄星区于2024年成功创建省级“百岁健康”建设示范区,全市另有18个乡镇(街道、社区)成为省级示范先进单位。
——建言献策,服务决策有作为。2024年以来,全市老科协会员上报调研报告293篇,建言454篇,部分建议被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采纳并转化为实际工作举措,展现了老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价值。协会还根据市委安排编纂《中国共产党娄底历史》等,为传承和弘扬娄底历史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普创新,提升素质促发展。2024年以来,市老科协举办“五送”相结合的大型科普活动14场,现场观众达8000余人,开展线上科普讲座30余场。
——助力创新,推动产业快升级。全市老科协系统共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02个,联系科技示范户4350户,推广农业新技术50余项、新品种40余个,培训农民10万余人次。在钢铁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听取老专家团队意见,推动建设中部地区“材料谷”作为全市“1号工程”。
——强化建设,组织管理规范化。全市已建立老科协组织1967个,实现乡镇以上老科协组织全覆盖,大部分村(社区)成立老科协,拥有会员22360人,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达60%以上。市老科协加强组织建设的工作经验曾4次在全国性会议上推介,为全市敬老爱老助老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市老科协将以喜获这张“国字号”名片为契机,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更广阔的平台,让更多的老科技工作者继续发挥光热,为推动娄底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转自“湖南省老科协”微信公众号